01
我叫姜怀微,我的父亲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但他只有七八个学生,闲暇时间我也会跟着他们上课。
父亲收的学费很少,大概只够他自己日常的吃食,但是还有一家子要养。母亲经常劝他多收点学费,要不然一家子都要跟这他喝西北风。好在父亲一周只上三天的课,地里的农活父亲还能搭把手。
但是父亲总是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读书人就该有风骨,他教书是为了传道、受业、解惑,不是为了银钱。
因此,我父亲为了他读书人的风骨,我跟母亲就经常要饿肚子,最辛苦的是母亲,她为了要维持家里的日常开支,经常出去做工。
“薇儿,快到中午了,快过来吃饭,吃完饭再给你爹和你哥哥送去。”母亲虽然总是抱怨父亲教书耽误了赚钱,但是看的出来他们依然相爱。
“娘,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我兴高采烈的从屋里跑到厨房。
“哪还有什么好吃的,家里的米都吃完了。”母亲把盛好的青菜汤端到桌子上,又拿了个红薯递给我,“下午我再去趟镇上的绣房,这几天绣好的花样还能换点钱,顺便买点米面回来。”
“娘,晚上您有时间了也教教我吧。”母亲太辛苦了,父亲让哥哥跟着他上课,家里的重担都落在母亲身上,既要做农活,还要想办法补贴家用。
“好,我们薇儿长大了。”母亲充满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
跟母亲一起吃过午饭,我带着给父亲和哥哥装好的午饭来到山脚下的学堂,说是学堂,跟草棚也差不多,好在还能遮风挡雨。
我趴在窗边往里瞧,正好对上我哥哥姜怀清的视线。我们每次都是这样,哥哥到我就会给父亲暗示,该下课了。这是我们长年累月的默契。
“这堂课就先上到这里,大家回家吃饭吧。”
“今天娘做了什么好吃的。”姜怀清第一个从屋里冲出来,接过我手里的瓦罐。
“哪有什么好吃的,家里都快吃不上饭了。”我没好气的说道,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