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玉镯

千年玉镯

作者: 小虫爱吃西红柿

言情小说连载

《千年玉镯》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小虫爱吃西红柿”的原创精品佚名佚名主人精彩内容选节:《千年-玉镯》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古代,大女主,穿越小作者是有名的网络作者小虫爱吃西红主角是小虫爱吃西红小说情节跌宕起前励志后苏非常的精内容主要讲述了千年-玉镯

2025-07-03 15:43:43

一、古墓惊变姜雨晴的指尖触到那只玉镯的瞬间,一道刺目的白光炸裂开来。"小心!

别碰——"导师的警告声戛然而止。姜雨晴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仿佛被卷入时空的漩涡。

她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耳畔回荡着尖锐的蜂鸣声。当视线重新聚焦时,

眼前不再是那座新发掘的东汉贵族墓葬,而是一间古色古香的闺房。

檀木案几上铜镜映出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柳叶眉,杏仁眼,肤若凝脂。她低头,

看见自己纤细的手腕上正戴着那只在古墓中发现的羊脂白玉镯。"绥儿,该用药了。

"门外传来轻柔的呼唤。姜雨晴——不,现在她应该是邓绥了——心脏几乎停跳。

东汉才女邓绥,汉和帝的皇后,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她竟然穿越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

门被推开,一位端庄妇人带着侍女走进来,手中捧着药碗。邓绥本能地往后缩了缩。

"怎么了?自打前日落水后,你就魂不守舍的。"妇人担忧地抚上她的额头,

"御医说只是受了惊吓,可娘亲看你像是丢了魂似的。"邓绥的喉咙发紧。她必须冷静,

必须尽快适应这个身份。"女儿没事,只是...做了个很长的梦。"她接过药碗,

苦涩的药味冲入鼻腔。"明日就要入宫备选了,你可不能再出岔子。"邓母叹了口气,

"咱们邓氏虽为开国功臣之后,但自你祖父去后,家道不比从前。你父亲在朝中处境艰难,

这次选秀..."邓绥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镯。东汉永元四年,邓绥十四岁入宫,

这是历史上明确记载的。她竟然穿越到了这个关键节点。"女儿明白。"她轻声应道,

思绪却飘回现代。导师曾说过,这只玉镯是邓绥的心爱之物,陪葬时特意戴在腕上。

难道这就是穿越的媒介?夜深人静时,邓绥对着铜镜仔细观察这张新面孔。

历史记载中的邓绥"姿颜姝丽,绝异于众",确实不假。

她尝试回忆姜雨晴的记忆——考古学的知识、东汉的历史细节,都还清晰。

但邓绥本身的记忆却像被蒙上了一层纱,需要特定情境才能触发。"既来之,则安之。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低语。玉镯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仿佛在回应她的话。

二、入宫前夕邓府书房内,邓绥跪坐在父亲邓训面前。这位历史上的护羌校尉正值壮年,

眉宇间却已有了沧桑痕迹。"绥儿,宫中不比家里。"邓训的声音低沉,"阴皇后出身大族,

性情...刚烈。你入宫后切记谨言慎行。"邓绥低头称是,心中却思绪翻涌。

历史上记载阴皇后善妒,最终因巫蛊案被废。而她邓绥将成为继任者,

开创东汉著名的"邓氏临朝"时期。"父亲,女儿有一问。"她鼓起勇气,

"若女儿有幸得蒙圣眷,该当如何自处?"邓训诧异地看了女儿一眼,

似乎没想到她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他沉吟片刻:"保全自身,光耀门楣。但切记,

邓氏女儿当以社稷为重。"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邓绥记忆的闸门。

她想起历史上邓绥临朝称制十六年,水旱灾年亲自审录囚徒,政治清明。

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回到闺房,邓绥从箱笼中找出笔墨,

在丝帛上快速记录下自己记得的历史大事。

永元六年夏旱、八年蝗灾、十四年地震...写完后她又急忙烧掉。

火盆中跳跃的火焰映照着她坚定的眼神。"既然命运让我成为你,我就不会辱没你的名声。

"她对着空气轻声说,仿佛在与历史上的邓绥对话。次日清晨,邓府上下忙碌准备。

邓母含着泪为女儿梳妆,将一支家传金步摇插入她的发髻。"此去深似海,女儿...珍重。

"邓母的声音哽咽。邓绥握住母亲的手,突然意识到历史上记载邓绥入宫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她心头一紧,却无法出言提醒,只能深深叩拜。马车缓缓驶向皇宫,邓绥掀开车帘回望,

邓府大门前父母的身影渐渐模糊。她腕上的玉镯微微发热,似乎在提醒她这不可逆转的旅程。

三、宫墙深深入宫第一日,邓绥就感受到了阴皇后的敌意。"这就是邓家的女儿?

"阴皇后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跪伏在地的邓绥,"听闻你落水不死,倒是个有福的。

"话中的刺让邓绥背脊发凉。历史上记载阴皇后因听闻邓绥有"贵相"而妒恨,看来不假。

"妾身不敢当,全赖上天垂怜。"邓绥额头触地,声音恭敬。"抬起头来。"邓绥缓缓抬头,

对上阴皇后锐利的目光。这位皇后约莫二十出头,容貌艳丽却带着几分戾气。

"果然生得一副狐媚相。"阴皇后冷笑,"来人,带她去西偏殿安置。既是有福之人,

就离本宫远些,免得冲撞了。"西偏殿地处偏僻,陈设简陋。

领路的宫女小翠低声道:"贵人莫恼,这里虽偏,倒也清净。"邓绥微微一笑,

从腕上褪下一只银镯塞给小翠:"多谢姐姐指点。"小翠推辞不过,

收了镯子后话也多了起来:"皇后娘娘最忌貌美的新人,上月刚打发了个李美人去冷宫。

贵人初来,还是...低调些好。"邓绥点头称谢。待小翠退下后,

她环顾这间将要长期生活的殿室。案几上有薄薄一层灰,显然久未住人。

窗外一株梨花正开到极盛,风吹过,花瓣如雪般飘落。

她忽然想起现代的一句诗:"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重叠,她既是局中人,又是旁观者。入夜,邓绥辗转难眠。

远处传来更鼓声,她数着,已是三更。忽然,窗外传来窸窣声响。"谁?"她警觉地坐起身。

"是奴婢,小翠。"窗外声音极轻,"贵人快起身,皇后娘娘派嬷嬷来查夜了!

"邓绥心头一跳,迅速穿好外衣。刚整理好床铺,殿门就被推开。

一个面容严肃的老嬷嬷带着两名宫女闯入,二话不说开始翻箱倒柜。"这是何意?

"邓绥强作镇定。老嬷嬷冷笑:"宫中规矩,新人入宫三日内需查验随身之物,以防夹带。

"邓绥暗叫不好。

她入宫时确实偷偷带了几样现代的东西——一支圆珠笔、一个小记事本和几片抗生素,

都藏在贴身的荷包里。眼看搜查就要轮到床榻,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走水了!

膳房走水了!"有人高声呼喊。老嬷嬷脸色一变,匆匆带人离去。邓绥长舒一口气,

却见小翠从殿外探头进来。"贵人没事吧?奴婢见她们往这边来,就...使了个小计策。

"邓绥感激地握住小翠的手:"多亏了你。"她决定信任这个善良的宫女,"小翠,

你可愿做我的贴身侍女?"小翠受宠若惊,连忙跪下:"奴婢愿意!"扶起小翠时,

邓绥腕上的玉镯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她忽然明白,在这深宫之中,她需要盟友,

也需要运用现代人的智慧,才能在这历史洪流中生存下去。四、御园惊鸿入宫半月,

邓绥谨言慎行,除了日常请安几乎足不出户。她利用这段时间向小翠详细了解宫中人事,

并悄悄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这日清晨,小翠匆匆进来:"贵人,皇后娘娘今早突发头痛,

免了众妃请安。"邓绥眼睛一亮:"我们去御花园走走。"入宫多日,她还没机会熟悉环境。

五月的御花园百花争艳。邓绥漫步在曲径上,忽然听到假山后传来痛苦的呻吟声。

她示意小翠噤声,悄悄绕过去查看。一名身着常服的年轻男子蜷缩在地上,面色苍白,

冷汗涔涔。"陛下!"小翠惊呼出声。邓绥心头剧震——汉和帝刘肇!

历史上记载他体弱多病,二十六岁就英年早逝。此刻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却已显出病容。

"快去叫太医!"邓绥命令小翠,随即跪在皇帝身旁,"陛下,臣妾冒犯了。

"她轻轻扶起皇帝的上身,让他靠在自己膝上。和帝艰难地睁开眼:"你...是谁?

""妾身邓绥,新入宫的家人子。"邓绥一边回答,一边迅速检查皇帝的症状。

腹痛、冷汗、面色苍白——这像是急性肠胃炎。现代医学知识在脑中闪现。她环顾四周,

看到不远处有几株薄荷:"小翠,采些薄荷叶来!

"然后又对皇帝柔声道:"陛下可是用了早膳?

"和帝微微点头:"用了...鱼脍..."生鱼片?邓绥暗叫不好。

东汉时期没有完善的冷藏技术,生鱼极易变质。小翠采来薄荷叶,

邓绥揉碎几片让皇帝含在口中:"陛下,此物可暂缓疼痛。太医马上就到。

"和帝惊讶地看着她:"你懂医术?""家父曾任边关将领,妾身略通些急救之法。

"邓绥随口编了个理由。太医匆匆赶来时,和帝的症状已稍有缓解。

太医诊断后果然说是"饮食不洁",开了药方。"邓...绥?"和帝在被人搀扶离开前,

回头深深看了她一眼,"朕记住你了。"当天傍晚,

皇后宫中传来消息:阴皇后砸了一整套茶具,杖责了两个贴身宫女。小翠忧心忡忡:"贵人,

皇后娘娘定是听说御花园的事了。"邓绥摩挲着腕上的玉镯,神色平静:"该来的总会来。

"她想起历史上邓绥与阴皇后的恩怨,知道这只是开始。五、祸起巫蛊一个月后,

宫中突然戒严。侍卫们挨个宫殿搜查,说是有人行巫蛊之术。"贵人,大事不好!

"小翠慌慌张张跑进来,"听说在冷宫墙根下挖出了诅咒皇后的木偶,

上面...上面还缠着贵人的一根发带!"邓绥手中的竹简啪嗒落地。

历史上阴皇后被废正是因为巫蛊案,但现在是反过来栽赃她?"我从未去过冷宫,

哪来的发带?""是...是上月贵人赐给奴婢的那条..."小翠声音发抖,

"奴婢明明收在箱中,今早却不见了..."邓绥脑中飞速运转。这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历史上阴皇后用巫蛊陷害他人,如今竟提前用在了她身上。"小翠,冷静。

"邓绥握住宫女颤抖的手,"你仔细想想,最近谁进过你的屋子?

"小翠思索片刻:"前日皇后宫中的春桃来找奴婢借花样子..."邓绥眼睛眯起。

时间紧迫,她必须想办法自救。忽然,她想起现代看过的一个案例。"小翠,

你去帮我找几样东西..."她低声吩咐一番,小翠虽然困惑,但还是点头去了。

邓绥走到案前,提笔在丝帛上快速书写。她写下记忆中阴皇后巫蛊案的细节,以及应对之法。

写完后,她将丝帛藏入贴身的荷包。历史上,邓绥能够化险为夷,最终登上后位。

但此刻身处漩涡中心的她,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玉镯在腕上微微发热,

似乎在提醒她:历史可以借鉴,却不能完全依赖。殿外传来杂沓的脚步声,邓绥深吸一口气,

整理好衣冠。这场生死较量才刚刚开始。一、祸起萧墙侍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邓绥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的玉镯。羊脂白玉此刻冰凉如霜,提醒着她处境的危险。

"贵人,怎么办?"小翠脸色煞白,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巫蛊是大罪,

要株连家族的..."邓绥深吸一口气。历史上阴皇后被废正是因为巫蛊案,

但现在是反过来栽赃她?这变故让她始料未及。

她快速检索着姜雨晴记忆中的历史资料——永元四年,确实有一次未遂的巫蛊案,

但记载模糊。"小翠,你说发带是在冷宫墙根找到的?具体位置知道吗?

""听说是...是在一株老梅树下。"邓绥眼睛一亮。

冷宫梅树——这个细节历史上提到过,阴皇后陷害某个妃子时用过相同手法。

她迅速走到案前,提笔在丝帛上写下几行字,然后折好塞入小翠手中。"去找郑众,

就说...就说'梅下藏金,非一日之功'。"小翠瞪大眼睛:"郑黄门?

他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怎会理会我们...""快去!"邓绥罕见地提高了声音,

"从后院小门走,别让人看见。"小翠匆匆离去后,邓绥整理衣冠,端坐在正厅。

她必须争取时间。历史上郑众是汉和帝铲除外戚窦宪势力的关键人物,以智谋著称。

若能得他相助...殿门被猛地推开,一队侍卫涌入,为首的嬷嬷正是阴皇后身边的亲信。

"邓贵人,皇后娘娘请您过去问话。"嬷嬷嘴上恭敬,眼中却闪着幸灾乐祸的光。

邓绥缓缓起身,腕间玉镯突然传来一丝温热。她心中微动,故意在门槛处绊了一下,

玉镯"恰好"从腕间滑落,滚到一旁的花架下。"哎呀,我的镯子!"她惊呼道,

作势要去捡。"贵人还是快些走吧,皇后娘娘等着呢。"嬷嬷一把抓住她的手臂,

"区区首饰,回头再找不迟。"邓绥被半拖半拽地带出殿门,临走前她回头望了一眼花架。

玉镯在阴影中泛着微弱的光,仿佛有生命一般。二、暗室交锋阴皇后宫中烛火通明,

却透着一股森冷之气。邓绥跪在殿中央,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敌意目光。"邓绥,

你可知罪?"阴皇后高坐上首,声音如冰。"妾身愚钝,不知娘娘何意。"邓绥额头触地,

声音恭敬却不卑微。"还敢狡辩!"阴皇后猛地拍案,"来人,把东西拿上来!

"一名宫女捧着一个锦盒上前,盒中赫然是一个扎满针的布偶,上面贴着黄符,

旁边正是邓绥那根杏色发带。"这是从冷宫挖出的,上面写着本宫的生辰八字!

"阴皇后声音尖锐,"你的发带为何会在此物旁边?"殿内一片哗然。

邓绥不用抬头也能感受到众人或惊讶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她保持着跪姿,脑中飞速运转。

"娘娘明鉴,妾身入宫月余,从未踏足冷宫半步。这发带..."她故意顿了顿,

"妾身上月赏给了贴身宫女小翠。""哦?那宫女现在何处?"阴皇后冷笑。邓绥心头一紧。

小翠去找郑众还未回来,若被皇后的人先找到...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所有人慌忙跪伏。邓绥余光瞥见一双锦靴从眼前经过,鼻端飘来淡淡的药香——是和帝。

"皇后何事如此兴师动众?"和帝的声音有些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阴皇后连忙起身相迎:"陛下身体未愈,怎的亲自来了?

不过是处置个行巫蛊的小贱人...""巫蛊?"和帝咳嗽了两声,"证据确凿?

"阴皇后命人呈上那个布偶。和帝看了看,突然问道:"邓贵人,这发带确是你的?

"邓绥抬头,第一次看清了这位年轻皇帝的面容。他比御花园初见时更加憔悴,

眼下带着青黑,但眼神却清明锐利。"回陛下,发带样式确是妾身的,

但宫中侍女多有相似之物。且..."她深吸一口气,"妾身斗胆请问,这布偶是何材质?

"殿内一静。阴皇后皱眉:"自然是寻常麻布...""可否让妾身近观?"和帝微微颔首。

邓绥上前,恭敬地接过布偶,仔细查看后道:"陛下,此布乃蜀地所产细麻,今年新贡,

只赏赐给了三品以上宫眷。妾身区区贵人,哪有资格得此赏赐?"阴皇后脸色一变。

和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如何识得?""家父曾任蜀郡丞,妾身自幼识得各地织物。

"邓绥暗自庆幸姜雨晴的考古学知识。和帝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

突然转向阴皇后:"皇后以为如何?"阴皇后勉强笑道:"即便如此,

也不能证明不是她所为。或许是她偷...""陛下!"殿外突然传来通报,

"郑黄门有要事求见。"和帝挑眉:"宣。"郑众快步入内,目不斜视地跪奏:"陛下,

奴才奉命查检冷宫,在梅树下又挖出一物。"他呈上一个油布包,

"里面是..."油布包打开,露出一块写满咒文的绢布,角落赫然绣着阴氏的族徽。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阴皇后脸色刷白:"这...这是栽赃!陛下明鉴!

"和帝的眼神冷了下来:"今日之事到此为止。皇后累了,好生休息吧。邓贵人先回去。

"说完,他转身离去,郑众紧随其后。邓绥深深叩拜,起身时与郑众短暂对视。

对方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三、藏书密议三日后,邓绥获准离开自己的宫殿,

前往藏书阁为太后抄写佛经。这是郑众暗中安排的会面机会。藏书阁幽静偏僻,

书架间弥漫着竹简的清香。邓绥在指定位置坐下,不多时,

一个身着褐色宦官服的中年男子悄然出现在她身后。"贵人好手段。"郑众声音低沉,

"那绢布奴才找了整整两日。"邓绥没有回头,

手中毛笔继续在竹简上移动:"郑黄门好眼力,能认出阴氏族徽。

""贵人托宫女传的那句话...是何意思?""'梅下藏金,非一日之功'。

"邓绥轻声道,"黄门可知,阴氏在凉州与羌人交易黄金,已非一日?

"郑众瞳孔微缩:"贵人深居宫中,如何得知此事?"邓绥终于转身,

直视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贤宦:"我还知道,下月将有羌人使者入京,带来三车'药材',

实则夹带金沙。"郑众的手微微发抖。这等机密连他都尚未得知。

"贵人究竟...""郑黄门。"邓绥打断他,"你侍奉陛下多年,可知陛下最痛恨什么?

"郑众沉吟片刻:"外戚专权,结党营私。""窦氏虽除,阴氏又起。"邓绥声音几不可闻,

"陛下体弱,太子年幼,若有不测...""贵人慎言!"郑众急忙环顾四周。

邓绥从袖中取出一卷薄绢:"这是我整理的阴氏与地方官员往来记录,请黄门转呈陛下。

"郑众接过绢布,展开一看,脸色大变。

上面详细记载了阴氏族人受贿卖官的时间、地点、金额,有些甚至是最近几日才发生的。

"这...这不可能...""三日后,陇西太守会派心腹送一对玉璧给阴皇后的兄长。

"邓绥平静地说,"使者将宿于洛阳西市的胡人客栈。"郑众死死盯着邓绥,

仿佛要看穿她的灵魂:"贵人若非鬼神,必有通天之能。奴才斗胆一问,贵人究竟欲为何事?

"邓绥望向窗外,一队大雁正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我只想活下去,做些该做的事。

"她转回头,眼中闪烁着郑众看不懂的光芒,"黄门可愿与我合作?"郑众深吸一口气,

突然跪下:"贵人若有差遣,奴才万死不辞。"邓绥扶起他:"不必如此。只需记住,

陛下最关心的是秋后的冀州水患..."郑众又是一惊:"冀州干旱数月,何来水患?

""天机不可尽泄。"邓绥神秘地笑了笑,"黄门只需提醒陛下提前加固堤防即可。

"四、风雨欲来离开藏书阁时,天色已晚。邓绥在回廊拐角处遇到了等候多时的小翠。

"贵人,事情可顺利?"小翠紧张地问。邓绥点点头,从怀中取出玉镯重新戴回腕上。

那日被带走后,小翠冒险返回将玉镯寻回,为此还挨了管事嬷嬷一顿责骂。"小翠,

你与膳房的春桃是同乡?""是的,

不过她如今在皇后宫中当差...""想办法从她那里打听,

最近皇后宫中可有谁频繁出入西角门。

"小翠眼睛瞪大:"贵人怎知...奴婢确实听春桃提过,

皇后身边的李嬷嬷常在西角门与宫外人密会。"邓绥嘴角微扬。

历史上记载阴皇后与宫外术士勾结行巫蛊之事,看来已经开始布局了。"继续留意,

但千万小心。"回到寝殿,邓绥从暗格中取出那本用现代简体字书写的"历史笔记"。

她翻开永元四年那页,在"阴皇后巫蛊案"旁边画了个勾,又在"郑众"名字下划了条线。

玉镯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邓绥轻轻抚摸着它,思绪飘回现代。导师曾说过,

这只玉镯在考古发现时内部有奇异纹路,像是某种地图...突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翠慌张跑进来:"贵人!陛下...陛下昏倒了!太医说是中毒!"邓绥猛地站起,

竹简哗啦落地。历史上汉和帝确实多次遭人下毒,但时间对不上...除非因为她的介入,

历史正在加速?"阴皇后现在何处?""被太后叫去问话了。

听说...听说在陛下用的药碗里验出了附子!"附子!邓绥心头一震。

这是历史上记载阴皇后用来毒害和帝的毒药。但按正史,

这事应该发生在几年后..."备轿,我要去陛下寝宫。

""可...可太后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邓绥已经走到门边,闻言停下脚步。

她闭眼深呼吸,腕上玉镯突然变得滚烫。"那就去找郑众,

告诉他..."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小翠连连点头,匆匆离去。邓绥回到案前,

快速写下几行字,然后小心地藏好笔记。历史的车轮正在偏离原有轨迹,

而她必须确保这种偏离对自己有利。窗外,乌云遮月,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玉镯之谜篇一、镯中玄机汉和帝的寝宫外,邓绥已经跪候了三个时辰。

秋夜的露水打湿了她的衣裙,腕上的玉镯却反常地发烫,热度几乎灼伤皮肤。

"贵人还是请回吧。"侍卫又一次劝道,"太医令说了,陛下需要静养。

"邓绥不动声色地塞过一块金饼:"请问张太医可在里面?"侍卫迅速将金饼纳入袖中,

压低声音:"张太医刚走,说是去配解药。郑黄门在里面伺候。"正说着,

殿门吱呀一声开了。郑众满脸疲惫地走出来,看到邓绥时明显一怔。"郑黄门。

"邓绥深深一福,"陛下可安好?"郑众环顾四周,引她到廊柱阴影处:"附子毒性已控,

但陛下龙体本就虚弱..."他欲言又止,"贵人可有..."邓绥会意,

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家传解毒丹,以黄芩、黄连为主药,可解附子毒。

"郑众犹豫地接过瓷瓶:"贵人怎会随身携带解药?""自御花园一事后,妾身便备下了。

"邓绥面不改色地撒着谎。这其实是她在现代学到的中药知识配制的简易解毒剂。

郑众深深看了她一眼:"贵人先知先觉,奴才佩服。"他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对了,

阴国舅已被软禁在府。"阴识被软禁?这比历史上提前了至少两年!邓绥心头一震,

腕上玉镯突然剧烈发烫,她忍不住轻呼一声。"贵人怎么了?"郑众关切地问。

邓绥强忍疼痛摇头:"无事。郑黄门快去吧,陛下要紧。"待郑众离去,

邓绥匆匆走到一处无人的偏殿,终于可以查看玉镯。在昏暗的灯光下,

她震惊地发现原本莹白无瑕的玉镯内部,竟浮现出细密的红色纹路,如同血管一般蔓延,

构成一幅奇特的图案。"这是...地图?"她凑近细看,那些纹路确实像某种路径,

有几个节点特别明亮。玉镯的温度逐渐降低,但纹路依然清晰。邓绥试着转动镯子,

发现纹路会随着角度变化而改变走向。当她面向西北方向时,纹路突然变得格外明亮。

"西北方...长乐宫?"邓绥喃喃自语。长乐宫是太后居所,但已多年无人居住。

就在这时,玉镯突然投射出一束微光,在地面上形成一个模糊的箭头,

指向殿内一面看似普通的墙壁。二、秘道惊魂邓绥的心跳如鼓。她小心地靠近那面墙,

借着玉镯的光仔细检查。墙面看起来毫无异常,但当她将玉镯贴近某块砖石时,

玉石突然变得透明,内部纹路重组成一个机关图案。"这是...八卦锁?

"邓绥认出了这个在现代考古学中研究过的古老机关。她按照玉镯显示的图案,

依次按压墙砖上的几个凸起。一阵几乎不可闻的"咔嗒"声后,墙面无声地滑开一道缝隙,

刚好容一人侧身通过。里面黑洞洞的,一股陈年的霉味扑面而来。邓绥咬了咬唇。

理智告诉她应该回去,但玉镯再次发烫,仿佛在催促她前进。她从灯台上取下一支蜡烛,

小心地踏入密道。墙壁在身后无声闭合。烛光映照下,邓绥发现自己站在一条狭窄的甬道中,

两侧墙壁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有些像是文字,有些则像是星图。玉镯的光变得更亮了,

纹路延伸向前方。邓绥顺着指引前进,甬道逐渐向下倾斜,空气越来越潮湿。

大约走了半刻钟,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就在邓绥犹豫该走哪条路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右侧通道传来。她急忙吹灭蜡烛,屏息贴在墙边。"快点!

那贱人肯定知道些什么,必须除掉她!"一个粗犷的男声低吼道。"禁声!这密道四通八达,

小心隔墙有耳。"另一个声音警告道。邓绥浑身冰凉。这些人是谁?要杀哪个"贱人"?

联想到阴识被软禁的消息,一个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阴家狗急跳墙了!脚步声渐渐远去。

邓绥等了片刻,重新点燃蜡烛。玉镯此时指向左侧通道,纹路闪烁得更加急促。

左侧通道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中央摆着一张石案,上面放着一个青铜匣子。

匣子表面布满了铜绿,但锁孔处却光亮如新,显然最近有人打开过。邓绥走近石案,

玉镯突然自动从她腕上滑落,"啪"地一声贴在青铜匣的锁孔处。一阵机关转动的声响后,

匣盖缓缓打开。里面是一叠绢布,最上面一张写着"阴氏与羌人盟约"。邓绥快速浏览,

越看越是心惊。这竟是阴识与羌人首领私下签订的密约,约定在汉和帝驾崩后,

由阴氏扶持羌人立国,割让凉州!"难怪历史上记载羌乱频发..."邓绥喃喃自语。

她继续翻看,下面还有阴氏与多位朝臣的往来信件,甚至有收买太医的记录。

最后一张绢布上画着一幅皇宫地图,几条红线特别标注出来。邓绥对比玉镯上的纹路,

发现竟有七分相似!地图上长乐宫下方被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旁边小字注着"高祖遗物"。

玉镯突然飞回她腕上,温度骤升。邓绥还未来得及细想,

远处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从她来的方向!她迅速将绢布塞入怀中,吹灭蜡烛,

躲到石案下方。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火把的光亮。"明明看到她往这边来了!

"是刚才那个粗犷的声音。"密道错综复杂,她跑不远。"另一人道,"主公有令,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邓绥屏住呼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镯。就在这时,玉镯再次发烫,

纹路变化,指向石案后方。她小心摸索,发现那里有一个几乎与墙面平齐的把手。

刺客的脚步声已到石室入口。千钧一发之际,邓绥拉动把手,一块石板无声移开,

露出一个黑洞。她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三、医者仁心密道狭窄低矮,邓绥只能弯腰前行。

黑暗中,玉镯是唯一的光源,纹路指引着她七拐八绕,终于看到前方透出一丝光亮。

推开尽头的小门,邓绥发现自己竟站在太医署的药库中!各种药材的香气混杂在一起,

架子上摆满了瓶瓶罐罐。"何人擅闯药库?"一个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邓绥转身,

看到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站在门口,正是太医令张仲景!历史上著《伤寒杂病论》的医圣!

"妾身..."邓绥急中生智,"妾身奉郑黄门之命,来取解毒散。

"张仲景锐利的目光扫过她沾满灰尘的衣裙:"走密道来取药?老朽行医数十载,

倒未见过这等取药之法。"邓绥心跳如鼓,正欲辩解,外面突然传来喧哗声:"搜!

每一处都要搜!皇后娘娘的玉佩丢了,可疑人等一律拿下!"张仲景神色一变,

突然拉住邓绥的手腕:"随我来。"他将邓绥带到药库深处,移开一个药柜,

露出后面的小暗室:"进去,莫出声。"邓绥刚躲进去,就听见侍卫闯进药库的声音。

"张太医,可曾见到可疑人物?""老朽在此整理药方,未见外人。"张仲景声音平静。

"这地上的灰尘...""药库潮湿,老朽刚命人清扫过角落。"侍卫似乎不太相信,

但碍于张仲景的地位不敢造次:"若有发现,速报皇后娘娘。"待侍卫离去,

张仲景才打开暗室:"姑娘可以出来了。"邓绥深深一礼:"多谢张太医相救。

"张仲景摆摆手,目光落在她腕上的玉镯:"这镯子...老朽可否一观?"邓绥犹豫片刻,

褪下玉镯递过去。张仲景仔细端详,突然问道:"姑娘可知此物来历?""家传之物,

具体不详。""有趣。"张仲景指着玉镯内侧一处几乎不可见的刻痕,"这是秦篆'观'字,

乃始皇宫中之物。传说秦始皇遣徐福东渡寻仙,得玉精而制此镯,能预吉凶。

"邓绥心头一震。难道这玉镯真有灵性?张仲景将玉镯还给她:"姑娘面色青白,恐受惊吓,

老朽开副安神汤...""张太医!"一名药童慌张跑来,"陛下又吐血了,郑黄门急召!

"张仲景匆匆收拾药箱,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邓绥一眼:"姑娘若有奇方,不妨直言。

陛下安危,重于泰山。"邓绥握紧玉镯,突然下定决心:"附子毒伤阴经,当用四逆汤加减,

辅以针灸关元、气海二穴。"张仲景脚步一顿,眼中闪过惊讶:"姑娘精通医理?

""略知一二。"邓绥从怀中取出那些绢布,"还有一事,请太医转交郑黄门,

事关社稷安危。"张仲景接过绢布,只看了一眼就脸色大变:"这...姑娘从何处得来?

""阴氏不除,国无宁日。"邓绥不答反问,"太医可信我?"张仲景沉思片刻,

将绢布收入袖中:"老朽这就入宫。姑娘且在此等候,切勿外出。"他指了指药柜,

"上层左数第三瓶是金疮药,姑娘手臂有伤。

"邓绥这才发现自己的左臂不知何时被划了一道口子,血迹已浸透衣袖。她心中一暖,

这位历史上的医圣果然名不虚传。四、宫墙谍影张仲景离去后,邓绥小心地处理了伤口。

玉镯此时已恢复平静,但内部纹路依然可见。她对着烛光仔细观察,

发现纹路与之前在密道中看到的皇宫地图极为相似,只是多了几条金色的细线,

全部指向长乐宫方向。"长乐宫...高祖遗物..."邓绥喃喃自语。

历史上刘邦确实在长乐宫留下不少秘密,但具体是什么已不可考。

药库外突然传来三长两短的鸟叫声——这是她与小翠约定的暗号。邓绥轻轻打开后窗,

小翠焦急的脸出现在窗外。"贵人!可找到您了!"小翠压低声音,"宫中戒严,

说是抓刺客。阴皇后派人搜了咱们的寝殿,把您的妆奁都拿走了!"邓绥心头一紧:"妆奁?

"那里面可有她的现代记事本!"幸好您让奴婢藏的竹筒没被发现。

"小翠从怀中掏出一个细竹筒,"按您的吩咐,奴婢还打听到,阴国舅虽被软禁,

但他的门客这几日频繁出入西城军营。"邓绥接过竹筒,

里面是她记录的东汉重大事件时间表。阴识调动军营?这比历史上他谋反的时间提前太多了!

难道因为她的干预,历史正在加速?"小翠,你可知长乐宫现在由谁掌管?""长乐宫?

自先帝驾崩后就一直空置,只有几个老宦官看守。"小翠突然想起什么,"对了,

今早奴婢听膳房的人说,太后命人清理长乐宫地窖,说是要存冰。"地窖?邓绥眼睛一亮。

玉镯指引,阴氏密谋,高祖遗物...这些线索似乎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小翠,

我需要你帮我做几件事。"邓绥快速吩咐,"第一,去找郑黄门,告诉他'金乌西坠,

玉兔东升';第二,把这封信悄悄交给班昭博士;第三..."她凑到小翠耳边说了几句。

小翠瞪大眼睛:"贵人要奴婢偷太后宫中的钥匙?""不是偷,是借。

"邓绥塞给她一块玉佩,"用这个跟管钥匙的宫女交换,就说我想拓印上面的纹样。

"小翠离去后,邓绥重新审视玉镯。纹路似乎又有了微妙变化,金色细线更加明显了。

她试着将玉镯贴在太医署的宫墙上,玉石立刻变得半透明,显示出墙后管道的走向。

"果然是个探测仪..."邓绥既惊又喜。这玉镯在现代考古发现时,

内部就有类似电路的纹路,当时还以为是天然形成的。现在看来,秦代工艺远超后人想象!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医生宋如烟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类似的小说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教授家的小可爱小说阅读
  • 宋医生真香了
  • 宋含烟许思思关系揭秘
  • 宋医生咽清茶
  • 学校疯狂的事我们集体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