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默,今年十七岁,高二学生。如果有人问我,你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可能得先喝口水,再好好组织一下语言。因为我的爸爸林建国,是个货真价实的穿越者。
这事说起来有点离谱,甚至有点像我偷偷藏在床底下的那些网络小说。
但它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家,发生在那个每天早上会蹲在阳台上对着空气打太极,
炒菜时总念叨“此等精盐,在吾乡可值百金”的男人身上。一切的端倪,
其实早在我记事起就有了。只是那时候我太小,以为所有爸爸都这样。比如,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爸爸来接,要么开着小汽车,要么骑着电动车,
再不济也是个自行车。我爸不一样,他永远是步行,而且走得那叫一个气定神闲,目不斜视,
仿佛周遭的车水马龙都是过眼云烟。有一次下大雨,
我看着别的小朋友钻进五颜六色的雨伞或者车棚,急得直哭。
我爸却不慌不忙地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油纸伞,就是那种电视剧里秀才赶考用的,竹骨布面,
撑开后古色古香。他撑着伞,牵着我,在瓢泼大雨里走出了一种“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意境,
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我当时觉得丢人极了,回家跟我妈告状。我妈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说:“你爸就是这样,老古董。”那时候我不懂什么叫老古董,
只觉得我爸跟别人的爸爸不一样。他不看电视剧,不玩电脑,甚至连手机都用得磕磕绊绊。
有一次我教他用智能手机,他对着屏幕里会动的小人儿视频通话瞪圆了眼睛,
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憋出一句:“此乃幻术?竟能千里传音,面见其人?
”我当时笑得前仰后合,跟我妈说:“爸是不是古装剧看多了?”我妈没说话,
只是摸了摸我的头,眼神有点复杂。真正让我开始怀疑的,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我爸正对着家里的电脑屏幕皱眉头。
他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另一只手在键盘上小心翼翼地敲着。
我凑过去一看,屏幕上是一个搜索框,里面写着“蒸汽机 构造 图纸”。“爸,
你查这个干嘛?”我好奇地问。我爸吓了一跳,赶紧把页面关掉,
有点慌张地说:“没、没什么,随便看看,看看西洋的奇技淫巧。”“西洋的奇技淫巧?
”我觉得这个词怪怪的,“爸,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东西,不是西洋的,
而且现在都用内燃机了。”我爸愣住了,看着我,
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茫然和……震惊?他喃喃地说:“工业革命?内燃机?
现在是何年何月?”“2015年啊爸,”我翻了个白眼,“你是不是又忘了?
”“2015……”我爸重复了一遍,像是被什么东西砸中了,颓然地坐在椅子上,
脸色苍白。“竟已过了这许多年……”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爸白天的反应太奇怪了。他为什么会查蒸汽机?
为什么对“工业革命”和“内燃机”那么陌生?还有他那句“现在是何年何月”,
语气里的惶恐不像是装的。难道……我爸真的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这个念头一冒出来,
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赶紧摇摇头,告诉自己别胡思乱想,肯定是我爸最近工作太累了。
但接下来的日子,“证据”越来越多。我爸喜欢练字,写得一手极好的毛笔字,
是那种我在博物馆里见过的古人小楷,娟秀工整。有一次学校布置书法作业,我懒得写,
想让我爸帮我代劳。我爸答应了,铺开宣纸,磨好墨,刚要动笔,突然停住了。他看着宣纸,
又看了看桌上的墨汁瓶,眉头紧锁:“此纸……非宣州所产?此墨……亦非松烟所制?
”我当时正在啃苹果,随口说:“爸,这是超市买的普通宣纸和墨汁,便宜着呢。
”我爸叹了口气,拿起笔,蘸了蘸墨,写了几个字,又放下了,摇摇头:“墨色浮于纸表,
胶性过重,难成佳品。罢了,聊胜于无。”我凑过去看,虽然我不懂书法,
但也觉得我爸写的字比书法课本上的范例还要好看。
但他却好像很不满意这“超市宣纸”和“化学墨汁”。
我心里那点怀疑又冒了出来:谁家爸爸会这么讲究?而且还知道“宣州宣纸”、“松烟墨”?
这都什么年代了,除了那些老学究,谁还说这些?还有一次,我妈单位发了电影票,
是最新的科幻大片。我们一家三口去看。电影里演到未来世界,飞行器在城市上空穿梭,
人工智能管家无处不在。我看得津津有味,觉得特效真厉害。转头一看,
我爸却看得一脸凝重,眉头拧成了疙瘩。电影放到一半,他突然低声对我说:“默儿,
此非未来,乃……异想天开?或……真有此景?”我被他问得一愣:“爸,这是科幻电影,
假的,想象出来的。”“想象出来的?”我爸喃喃自语,眼神里充满了困惑,“然此等景象,
虽匪夷所思,却似有章法……”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爸一路沉默,好像心事重重。
快到家的时候,他突然停下脚步,抬头看着城市上空的霓虹灯,
长长地叹了口气:“流光溢彩,不夜之城……此等盛景,莫说吾乡,便是……便是后世,
亦未曾想过啊。”他这话没头没尾的,我没太听懂,但“吾乡”、“后世”这两个词,
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我试探着问:“爸,你说的‘吾乡’是哪儿啊?”我爸像是回过神来,
看了我一眼,眼神有些复杂,然后摇摇头:“没什么,爸是说,咱们的家乡,
现在也发展得很好了。”他显然在回避。我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但我没再追问。
我不知道该怎么问,也不知道如果答案真的如我所想,我该怎么面对。真正揭开谜底的,
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我和同学在小区里打雪仗,
不小心把雪球扔到了隔壁单元一个阿姨的身上。那阿姨脾气不太好,揪着我就去找我爸,
非要讨个说法。我爸正在屋里练字,看到我被人揪着,赶紧放下笔出来。
那阿姨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说我没教养,家长怎么管的。我爸一开始还客客气气地道歉,
但那阿姨越说越难听,甚至说到了“有其父必有其子”。我爸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这位夫人,”我爸的声音不高,但很有力量,“小儿顽皮,误伤于你,我代他向你赔罪。
但你言辞刻薄,辱及小儿,甚至牵连于我,未免有失公允。”那阿姨没想到我爸会反驳,
更来气了:“我怎么了?我说错了吗?你看看你家这穷酸样,肯定也教不出什么好东西!
”我爸的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来,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冷,像是寒冬腊月里的冰。
他往前踏了一步,虽然个子不高,但气势却一下子压了过去:“我林家虽非大富大贵,
但也知书达理,不曾教出当街辱骂妇孺之辈。夫人若再胡搅蛮缠,休怪我林某无礼!
”他说这话的时候,腰板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完全不像平时那个温和甚至有些木讷的爸爸。
那阿姨被他的气势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嘴硬道:“你、你想干什么?耍流氓啊?
”就在这时候,我爸做了一个让我目瞪口呆的动作。他顺手从门后抄起一根晾衣杆木质的,
有点粗,然后当着那阿姨的面,手臂一用力,“咔嚓”一声,把那根晾衣杆硬生生掰断了!
晾衣杆断裂的声音清脆响亮,那阿姨“啊”地一声尖叫,吓得脸色惨白,再也不敢说什么,
扭头就跑了。我站在原地,彻底傻眼了。我爸什么时候力气这么大了?
那晾衣杆虽然是木头的,但也挺结实的,我平时想掰断根本不可能。还有他刚才的眼神,
他的气势,还有那句“我林某”,怎么听怎么像电视剧里的古代大侠。那阿姨跑了之后,
我爸好像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脸色有点尴尬,把断成两截的晾衣杆放下,咳嗽了两声,
对我说道:“默儿,以后不许再顽皮了。”我看着他,鼓起勇气,
终于问出了那个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爸,你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我爸的身体明显一僵,他转过身,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和犹豫。过了好一会儿,
他才叹了口气,走到沙发边坐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默儿,你坐下,爸跟你说。
”我的心跳得飞快,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紧紧地盯着他。
我爸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他不会说了。然后,他抬起头,看着窗外的雪景,
缓缓地开了口,声音低沉而遥远,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我并非生于此世,亦非长于此地。
”他顿了顿,像是在组织语言,“我本是……大明,万历年间,应天府人士,姓林,名建国。
”“大明?万历年间?”我差点从沙发上蹦起来,“爸,你没开玩笑吧?万历年间,
那都四百多年前了!你是说你从明朝穿越过来的?”虽然心里早就有过猜测,
但当这一切真的从父亲口中说出来时,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像是在做梦。
我爸苦笑了一下:“我知此事荒诞不经,但若说假话,又何必瞒你至今?”他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