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携带现代物资穿越支援抗战的小说》中的人物伪军陈超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其它小“带着AK去骑熊”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携带现代物资穿越支援抗战的小说》内容概括:1937年11月邯郸城沙河星光黯不过月亮光照的挺清楚旷野响起几下零星枪一个十七八岁的高大少年背着两条步枪在夺命狂手上还拎着一支盒子时不时的回头放一然后又继续狂他身后远远追着十几个伪一听到枪声就会躲一然后就接着这几个伪军追人很有经轮流让人打头紧其他人放缓跟在后偶尔也放枪逼得少年跑得更拼命一这样在这大平原少年没有休息闪迟早...
1937年11月中,夜。
邯郸城外,沙河乡。
星光黯淡,不过月亮光照的挺清楚的,旷野响起几下零星枪声。
一个十七八岁的高大少年背着两条步枪在夺命狂奔,手上还拎着一支盒子炮,时不时的回头放一枪,然后又继续狂奔。
他身后远远追着十几个伪军,一听到枪声就会躲一下,然后就接着追。
这几个伪军追人很有经验,轮流让人打头紧追,其他人放缓跟在后面,偶尔也放枪逼得少年跑得更拼命一些。
这样在这大平原上,少年没有休息闪歇,迟早会累死,因为躲都没法躲。
前方少年的手枪打得并不准,而且距离太远子弹都不知道飞哪去了,仅起到了威慑作用。
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拿背着的步枪对身后的伪军进行远距离还击,他身上背有步枪子弹带啊!
少年叫陈超,他其实不会找手枪,他没打过手枪,更别说号称比较难瞄准的盒子炮毛瑟手枪。
他更熟悉的是步枪打法,而且枪法还行。
毕竟在穿越之前他老家桂西南的,那里的初中和高中的军训都有实弹射击,近迫作业,利用地形地物持枪跃进、匍匐前进,简易掩体构筑以及短距离有效的冲锋突击。
战伤自救互救基本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还有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佩戴与使用训练,核生化防护基本常识学习等。
虽然大学考到了南京,军训没这些荒废了,但小时候训练的痕迹没有去掉,枪还是会开的。
可他就是不会开背上这两条步枪的保险。
对!就是保险,甚至匆忙间都找不到这两条步枪的保险在哪里,打也打不响,这也没能找个人来问问啥的。
毕竟他初中三年玩的都是56半步枪,高中玩的也是八一式突击步枪,真不知道这种伪军的栓动步枪保险在哪。
他拿到这两条步枪之前,甚至还以为这种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不用保险,拉栓就行呢!
为了这次报仇,伤好后的陈超足足准备了半个多月,不容易啊!
摸爬踩点搞清楚目标的生活规律,身边带几个人,自己需要做什么准备才能杀了这个伪军排长。
确定了目标的生活规律,他才开始搜遍十里八村所有的牛棚猪圈,去扫硝,连续扫了一个半月。
一硝二碳三硫磺,首先要75%的硝,他只是隐约记得个比例,至于木炭和硫磺的比例,需要慢慢尝试。
对了,还有硝的提纯方式,提纯过后造出来的黑火药,才足够强劲。
在山里偏僻处,他尝试过许多回,才最终做出三个威力很大的瓦罐铁砂黑火药土地雷,把带着两个跟班到情妇家过夜的伪军排长几人给炸死了。
爆炸声很大。
更别说三个土地雷的爆炸声,那是响彻了这个偏远平原村庄的夜空,顺便惊醒了在村里驻扎的两个班伪军出来追击。
他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捡起三个伪军的枪和子弹,顺便在早就摸清伪军排长姘头那藏钱的暗格里拿了二十几块大洋和两根小黄鱼,然后撒腿就跑。
陈超得庆幸这村里驻扎的是一个残排,否则此时追他的就不止十几个伪军了,这是个好消息。
但坏消息就是,这一伙伪军非常有战斗经验,就连追击都会使用狼群战术,估计都在数着自己的枪声算子弹还剩多少呢!
很明显这些伪军是上过战场且训练有素的,就是不知道是从伪满洲过来的,还是原本就是华北这边投降的,手上又沾了多少老百姓以及反抗军民的血。
一边跑,他一边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肺都快炸了,但就是摆脱不了身后的十几个二狗子。
山还很远,在累趴下之前要是跑不过去,今晚可能要交代在这!
不过,所谓谋定而后动是他的人生准则,在报仇之前就已经谋划好了逃跑路线,没有人追该怎么跑,有人追又该怎么跑?
就比如现在有人紧紧咬着自己,那他跑的就是被人追的路线,不远处有一片棉花地还没有收摘完。
现在肺都快跑炸了,他急需那片还没有收摘完的棉花地躲一下,缓一下,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步枪的保险。
如果能打开步枪的保险,那就跟袁绍所说的一样,我剑也未尝不利!
他初一第一次实弹打靶,10发子弹就打了78环,高中的八一式步枪,五发子弹百米靶打了45环。
就算匆忙间找不到步枪的保险,凭着手里的盒子炮,他未必就没有反杀之力。
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划算,要是一个都拼不着,有前面被自己炸死的三个伪军垫底,不亏。
终于,在他喘的跟风箱似的,眼前阵阵发黑,脚下仿佛有千斤重,手里的盒子炮都想扔了的时候,他终于踉跄的冲进了棉花地。
半人高的棉花地很好的为他提供了遮挡和庇护,他强忍着晕眩感,半蹲身子在棉花地里打横穿行了好几垄地,才敢小心的探出头去看看咬住自己的伪军追到哪了。
在不太明亮的月光里,他可以看着紧咬着自己那些个伪军对他冲进棉花地后的应对,绝对可以算得上战斗经验丰富,因为对方并没有着急的也跟着冲进棉花地。
而是远远的就停下了脚步,紧接着,就分兵,十几号人分成三拨,一波在原地守着,另外两波分左右绕着这一块大片棉花地到另外两个方向去。
棉花地很大,但终究是有边的,在这河北平原到底还是种麦子为大多数,除了这块比较孤零零的棉花地以外,周围全是种上了冬麦的光秃秃平原。
看来他们是打算远远的围着这片棉花地,天一亮,陈超就绝对插翅难飞。
陈超也是这么认为的!
出了棉花地,自己跑不掉,被围在棉花地里,天亮之后自己也跑不掉。
已经走到了绝路了,不过不亏,反正自己也死过两回了。
自己穿越而来时是七月末,原身的这具身体在北平搞学生运动时,肺部被小鬼子捅了一刺刀,应该是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