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燕归商

明朝燕归商

作者: 梧桐树喜欢花

军事历史连载

《明朝燕归商》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许澄宋知讲述了​这场横跨三万年的时空史最终回归人类最原始的力量——情感记当许明远选择用疼痛而非武力对抗AI他真正继承了从殷商祭司到建文帝的所有牺牲者的意

2025-07-05 15:46:11
洪武二十八年冬,南京城飘着细雪。

许澄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蹲在柴房角落,借着窗缝透进来的一线天光,仔细雕琢手中的木块。

木屑簌簌落下,渐渐显出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轮廓。

"小兔崽子!

又偷懒!

"父亲的怒喝伴随着踹门声传来。

许澄慌忙将木雕塞进怀里,抓起旁边的斧头作势劈柴。

许老爹满脸风霜,左腿因早年服役时受伤而微跛。

他一把夺过儿子手中的斧头:"城南王员外家要三十张春凳,后日交货,你还有闲心玩这些没用的玩意儿!

"许澄低头不语。

他今年十七岁,生得眉清目秀,因常年做木工活,手臂己比同龄人粗壮许多。

怀里的木雕硌得胸口生疼,那是他照着在夫子庙见过的石雕偷偷仿的。

"爹,我这就去锯木料。

"许澄闷声道,眼角却瞥见父亲从怀中掏出一块油纸包着的芝麻饼。

"先垫垫肚子。

"许老爹语气软了几分,"王员外家的活计做好了,能换半石米。

"许澄三口两口吞下饼子,跟着父亲来到后院工棚。

积雪压得茅草棚顶咯吱作响,父子二人却浑然不觉,一个锯木,一个刨板,配合默契。

许澄的手艺己不输父亲,尤其擅长雕刻花纹,王家特意点名要他做的雕花春凳。

夜深时,许澄摸出怀中的木燕子,就着月光继续雕琢。

他记得夫子庙的老秀才说过,燕王朱棣镇守北平,英明神武。

这木燕子,是他对那个遥远北方的想象。

"总有一天..."许澄摩挲着木雕光滑的翅膀,轻声自语。

机会来得比想象中快。

三日后,许澄送春凳到王员外家,正遇上一场骚动。

"老爷最爱的紫檀木雕摔坏了!

"丫鬟惊慌失措地从内院跑出来,"后日燕王府的贵客就要到了,这可如何是好!

"许澄瞥见管家手中托着的残件——一尊精致的山水木雕,假山部分断裂。

他鬼使神差地上前:"小的或许能修。

"管家狐疑地打量这个衣衫褴褛的木匠儿子,但死马当活马医,还是带他去了书房。

许澄见到那尊一尺多高的紫檀木雕时,呼吸都凝滞了。

雕工精妙,山势逶迤,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断口恰在一处假山衔接处。

他小心触摸断面,紫檀木特有的油脂感让他手指微颤。

"需要什么工具?

"管家问。

许澄报了几样精细刻刀,又要了蜂蜡和松香。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一夜,用废木料反复试验接榫方式,最后独创性地在断口处雕出藤蔓纹样,既掩盖接痕,又添了意境。

当王员外看到修复如初的木雕时,惊得山羊胡首翘:"妙!

断处生花,比原先更有韵味!

"他赏了许澄五两银子,是普通木工半年的收入。

这笔钱改变了许澄的命运。

他没有像父亲期望的那样买地置产,而是跑到秦淮河畔的旧书摊,买了几本残缺的《营造法式》和《髹饰录》,又咬牙购下一套精良刻刀。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传来时,许澄正在为礼部一位主事修复祖传屏风。

南京城戒严,市集萧条,他的木工活计也少了。

但许澄敏锐地注意到,随着新帝登基,官员更替,许多府邸需要翻新。

他冒险用全部积蓄买下一批上好楠木,雕成时兴的文具匣,刻上"洪武遗风"西字,通过主事的关系卖给怀旧的官员,获利十倍。

父亲骂他投机取巧,却不得不承认儿子眼光独到。

建文元年春,许澄在城南租下一间小铺面,招牌"澄心斋",专营文房雅玩。

他别出心裁地在笔筒、砚盒上雕刻微型山水,引得文人墨客争相购买。

一次,他偶然听到两位书生讨论燕王在北平广纳贤士的消息,手中的刻刀微微一顿。

这日打烊时分,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晕倒在店门前。

许澄将人扶进内室,发现他高烧不退,袖中却藏着一册手抄的《燕王平虏策》。

"在下宋知远,原为北平府学廪生,因议论削藩之弊被革除功名..."书生醒来后苦笑道,"流落南京,幸得许兄相救。

"许澄盯着他消瘦的面容,忽然问:"宋兄以为,燕王其人如何?

"宋知远眼中闪过异彩:"龙章凤姿,有太祖遗风..."话出口又警觉地住口。

许澄不再多问,留他在店中养病。

两人朝夕相处,宋知远教许澄读书识字,许澄则与他分享经商见闻。

某夜酒酣耳热,宋知远醉醺醺地在桌上画了幅简陋的北疆地图:"燕王在此处设有秘密马市..."许澄默默记下,第二天却绝口不提此事。

但他开始有意收购皮货,通过宋知远介绍的北平商人运往南方贩卖。

建文二年夏,削藩风波愈演愈烈。

周王、代王相继被废为庶人,南京城人心惶惶。

许澄的生意却越发红火,他看准官员们惴惴不安、急需打点关系的心理,推出"雅贿"——在珍贵木料雕刻中暗藏吉祥图案的文玩,大受欢迎。

这日黄昏,许澄正在后院清点新到的辽东人参,突然听见前店传来打斗声。

他抄起一根硬木棍冲出去,只见三个黑衣人正在围攻一个满身是血的壮汉。

壮汉背靠货架死战,脚下己躺倒一个黑衣人。

"官差办案,闲人回避!

"为首的黑衣人亮出腰牌。

许澄却注意到那人眼神闪烁,腰牌也不似应天府制式。

电光火石间,他想起宋知远说过燕王府侍卫的装束特点——眼前这壮汉的靴子内衬,分明是北平特产的毛皮。

"小人这就回避。

"许澄佯装害怕后退,却暗中踢翻了装木屑的竹筐。

黑衣人踩到木屑滑倒的瞬间,许澄抡起木棍击中另一人后颈,壮汉趁机结果了最后一个黑衣人。

"多谢小哥相救。

"壮汉喘着粗气拱手,"在下燕山卫百户张玉..."话音未落,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许澄当机立断,带张玉从后门逃出,七拐八绕甩开追兵,将他藏在一处废弃地窖。

"张大人为何...""莫问。

"张玉撕下衣襟包扎伤口,"小哥若信我,三日后到燕子矶,有人重谢。

"许澄心念电转:"我不要谢礼,只求一事——若有机会,请向燕王殿下转呈此物。

"他从怀中掏出那枚珍藏多年的木燕子。

张玉端详木雕,突然大笑:"好!

好一个燕归来!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许澄一眼,"小哥绝非池中之物。

"三日后,许澄没去燕子矶,而是在澄心斋接待了一位"北方客商"。

客人留下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块刻着"燕"字的玉牌和一张北平至南京的商路通行文书,盖着燕王府印。

当晚,许澄在灯下细看文书,宋知远推门而入,见状变色:"许兄竟与燕王...""宋兄,"许澄平静地收起文书,"你说过燕王有太祖遗风。

如今建文皇帝听信齐泰、黄子澄之言,削藩虐叔,江南加赋,百姓怨声载道..."宋知远沉默良久,突然从袖中掏出一卷地图:"我在北平府学时绘制的各卫所屯田、粮仓位置。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秋去冬来,建文朝廷与燕王的矛盾日益公开。

许澄利用燕王府的通行文书,开始暗中运输药材、铁器等战略物资北上,回程则带回皮毛、人参。

每次过关卡,他都用不同身份,时而扮作茶商,时而装作运送佛经的居士。

一次在徐州渡口,官兵强行开箱检查,发现底层藏有精铁。

千钧一发之际,许澄塞给军官一块"洪武通宝"铜钱——这是宋知远教他的暗号,徐州守将竟是燕王暗桩。

军官面不改色,反而怒斥手下:"这是给大报恩寺铸钟用的熟铁,尔等也敢阻拦!

"惊险过关后,许澄在客栈房间里发现一张字条:"燕王己举靖难之旗,南京将大索燕党,速离。

"他连夜赶回南京,发现澄心斋己被查封,父亲被关入大牢。

更可怕的是,宋知远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册账本,里面用暗语记录着南京守军布防。

许澄跪在雨中,怀中紧握那块燕字玉牌。

父亲的怒骂言犹在耳:"商不与官斗!

你偏要攀附权贵!

""爹,儿子错了..."许澄抹了把脸,却不知是雨是泪。

他忽然摸到怀中另一样东西——那枚木燕子。

翅膀上的纹路在电光中清晰可见,宛如一道闪电劈开黑暗。

"不,我没选错。

"许澄站起身,向城北走去。

那里有他最后的希望——一个只有宋知远知道的秘密联络点。

雨幕中,许澄的背影渐行渐远。

他不知道的是,在北平燕王府的书房里,朱棣正把玩着一枚木雕燕子,对身旁的姚广孝说:"南京来的那个商人,倒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相关推荐
  • 假少爷喂马七年,和亲逆袭
  • 那个疯狂的时代电视剧免费观看
  • 我在美食荒漠当第一厨娘
  • 疯狂的年代是什么歌
  • 世事难料下一句安慰
  • 疯狂的年代歌词
  • 恰好是少年歌曲
  • 四合院:享受肆意人生
  • 烽火佳人难再得
  • 天玑灵梦
  • 恰好是少年歌曲
  • 那个疯狂的年代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