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菇1600血装

毒菇1600血装

作者: 书烬星辰

言情小说连载

由林晚照林兴昌担任主角的言情小书名:《毒菇1600血装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第一伞伞白杆一吃穿越两千年林兴昌夹着筷子的手悬在半盯着盘子里那几朵红得发紫的蘑菇直咽唾这玩意儿是他远房表妹从老家深山里采说是神仙炖鸡汤香得能飘三里这颜色也太瘆人了吧?闺女林晚照扒拉着碗里的米眉头皱成个疙生物课老师说颜色越艳的蘑菇毒性越红伞伞白杆吃完一起躺板懂啥?林兴昌放下筷拍了拍胸你爸我当年在云南支过山里的蘑菇闭着...

2025-08-08 02:02:49

第一章 红伞伞白杆杆,一吃穿越两千年林兴昌夹着筷子的手悬在半空,

盯着盘子里那几朵红得发紫的蘑菇直咽唾沫。这玩意儿是他远房表妹从老家深山里采的,

说是"神仙菇",炖鸡汤香得能飘三里地。"爸,这颜色也太瘆人了吧?

"闺女林晚照扒拉着碗里的米饭,眉头皱成个疙瘩,

"生物课老师说颜色越艳的蘑菇毒性越大,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懂啥?

"林兴昌放下筷子,拍了拍胸脯,"你爸我当年在云南支过教,山里的蘑菇闭着眼睛都能认。

这叫'红菇',是好东西,贵着呢!"他说着夹起最大的一朵,"再说你妈特意托人捎来的,

不吃多不给面子?"柳如云端着鸡汤从厨房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疙瘩:"老林说得对,

我问过表妹了,这蘑菇得用猪油炒了再炖,香得很。"她把汤碗往桌上一放,

奶白色的汤里飘着油花,"小川,快别玩你那破游戏了,吃饭!

"林小川正趴在沙发上打游戏,闻言头也不抬:"来了来了,等我打完这局。"话音刚落,

电视屏幕突然闪了两下,冒出一串雪花。"搞什么鬼?"林小川嘟囔着去按机顶盒,

窗外突然"咔嚓"一声炸响惊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玻璃上。柳如云刚盛好四碗汤,

客厅的灯突然灭了。黑暗中,她听见林兴昌"哎哟"一声,接着是碗碟落地的脆响。"爸?

妈?"林晚照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头好晕......"林兴昌想应一声,

却感觉天旋地转,眼前的黑暗里冒出五颜六色的光斑,像小时候玩的万花筒。

鼻尖似乎还萦绕着蘑菇鸡汤的香味,可身体已经轻飘飘的,像被人提溜着往天上飞。

他最后听到的,是柳如云带着哭腔的喊声:"老林!抓住我的手!"不知过了多久,

林兴昌被硌得生疼,猛地睁开眼。刺眼的阳光让他眯起了眼,咸腥的海风灌进鼻腔,

带着股鱼腥味。他挣扎着坐起来,发现自己躺在一片乱石滩上,身下是硌人的沙砾和贝壳。

"如云?晚照?小川?"他嗓子干得冒烟,喊出来的声音嘶哑得像破锣。

"爸......"不远处传来林小川的哭声。林兴昌连滚带爬地冲过去,

看见老婆孩子都躺在沙滩上,

身上的衣服变得破破烂烂——他的格子衬衫变成了灰扑扑的麻布短打,

柳如云的碎花连衣裙换成了打补丁的青布衫,晚照的校服裙变成了粗布襦裙,

就连小川的卡通T恤都成了洗得发白的旧布衣。

"水......我要水......"柳如云嘴唇干裂,虚弱地睁开眼。林兴昌环顾四周,

远处有几间歪歪扭扭的茅草屋,稀稀拉拉地立在山脚下,看起来比他们老家的猪圈还破。

"坚持住,我去找水!"林兴昌刚站起来,就听见海浪里传来呼救声:"救命啊!救命!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老汉被海浪卷着往深海漂,双手在水里胡乱扑腾。"不好!

"林兴昌脱了脚上的破布鞋就往海里冲,海水冰凉刺骨,冻得他一激灵。"爸!你小心点!

"林晚照挣扎着坐起来,急得直跺脚。林兴昌在部队练过游泳,水性还算不错。

他奋力游到老汉身边,抓住对方的胳膊往回拖,却发现老汉的小腿被渔网缠住了,

渔网的麻绳勒进肉里,渗出血丝染红了海水。"大爷,忍着点!

"他摸到腰间别着的东西——居然是那把他常年带在身上的瑞士军刀,穿越都没丢!

他赶紧打开刀刃割断渔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拖上岸。

"咳咳咳......"老汉趴在沙滩上咳了半天海水,缓过劲来才抓住林兴昌的手,

"恩人啊!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林兴昌累得瘫在沙滩上,大口喘着气:"大爷,

这......这是哪儿啊?"老汉抹了把脸,露出黝黑粗糙的皮肤:"这儿是青岩村,

靠海吃海的小村子。我是村里的村长,姓王,你叫我老王头就行。

你们是......"林兴昌脑子飞速转着,总不能说自己是吃蘑菇中毒穿越过来的吧?

他灵机一动,苦着脸说:"我们是北方来的流民,路上遇到山贼,家产被抢光了,

一路逃难到这儿,刚上岸就晕过去了......"老王头一听直抹眼泪:"可怜见的!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活着不容易。这样吧,村里正好有两间没人住的破屋,你们先住着,

我再让会计给你们分三亩薄田,好歹有口饭吃。"柳如云这时已经缓过来了,

扶着林晚照走到近前,对着老王头作了个揖:"多谢村长收留,

我们......我们给您添麻烦了。"她看着远处那几间漏着风的茅草屋,眼圈一红,

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啊?林晚照却突然蹲下身,

捡起地上一片锯齿状的叶子:"妈,你看!这是艾草!晒干了能驱蚊,还能泡脚驱寒。

"她又扒开石头,找出几只小螃蟹,"还有这个,能烤着吃!"林小川也不哭了,

盯着沙滩上爬来爬去的小螃蟹直乐:"姐,我们抓螃蟹吧!

"林兴昌看着孩子们苦中作乐的样子,心里发酸,又有点欣慰。

他拍了拍老王头的肩膀:"村长,大恩不言谢,以后我们全家一定好好干活,

不给村里添麻烦!"老王头领着他们往村子走,路上遇见几个村民,

都好奇地打量着这几个"外乡人"。一个挎着竹篮的大婶嘀咕:"老王头咋把流民领回村了?

村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另一个扛着锄头的汉子撇撇嘴:"看他们细皮嫩肉的,

怕是干不了活,别是来蹭饭的吧?"林兴昌假装没听见,心里却暗暗较劲:等着吧,

咱一家四口可不是吃白饭的!第二章 破屋漏雨愁断肠,

野菜充饥显神通青岩村的破屋比林兴昌想象的还要破。屋顶的茅草稀稀拉拉,露出几个大洞,

墙角结着蜘蛛网,地上坑坑洼洼,还能看见老鼠跑过的痕迹。"这......这能住人?

"柳如云站在门口,脚都不敢往里迈。老王头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村里就这条件了,

你们先凑活住,我让婆娘给你们送点稻草来铺床。"他放下手里的半袋糙米,

"这是村里分的口粮,省着点吃,能撑到秋收。"等老王头走了,柳如云再也忍不住,

蹲在门槛上抹起了眼泪:"好好的日子不过,吃什么破蘑菇啊!现在好了,住漏风的破屋,

吃发霉的糙米,这日子可咋过啊......""哭啥?"林兴昌把糙米袋子往桌上一放,

"天无绝人之路!咱有手有脚的,还能饿死不成?"他打量着屋子,"屋顶漏雨咱就修,

地上不平咱就垫,先把窝弄舒服了再说。"林晚照从屋外捡了些干草,

又找来几块破布:"妈,别哭了,我们先把床铺铺好吧。晚上睡舒服了,明天才有劲干活。

"她看见墙角有个豁口,"爸,这里能糊上泥巴挡风。

"林小川也懂事地捡起地上的石头:"我来堆灶台!以前在老家见过爷爷堆灶台。

"看着孩子们都行动起来,柳如云抹掉眼泪,站起身:"对,不能哭!咱一家人在一起,

啥困难都能克服。"说干就干。林兴昌爬上屋顶,把老王头送来的稻草铺在漏雨的地方,

用绳子捆结实;柳如云和泥,把墙上的窟窿一个个堵上;林晚照去村边的小溪打水,

顺便捡了些光滑的石头回来;林小川则在屋外搭简易灶台,虽然歪歪扭扭,好歹能烧火了。

忙到太阳落山,破屋总算有点人样了。柳如云用仅有的糙米煮了锅稀粥,

就着林晚照从山上采的野葱,一家人囫囵吃了顿晚饭。夜里,海风从门缝里灌进来,

呜呜作响。林兴昌把妻儿搂在怀里,听着屋顶滴答的漏雨声,心里五味杂陈。

他以前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柳如云开了家小超市,日子过得不算大富大贵,却也安稳舒心。

现在倒好,成了古代的流民,明天还得去刨那三亩薄田。"老林,"柳如云小声说,

"咱真的能在这儿活下去吗?""能!"林兴昌握紧她的手,"你忘了我会种地?

当年下乡插队,我可是种过地的。晚照懂草药,小川机灵,你会算账持家,咱全家合力,

肯定能过上好日子。"第二天一早,林兴昌拿着老王头给的锄头去田里。

所谓的"三亩薄田",其实就是块石头比土多的坡地,地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

土块硬得像砖头。他挥起锄头往下砸,"当"的一声,震得虎口发麻,锄头却只留下个白印。

"这哪是种地,这是开山啊!"林兴昌揉着胳膊,心里直犯愁。柳如云提着竹篮来送水,

看见这光景也皱起眉头:"这地也太次了,就算种上庄稼,怕是也长不好。"她打开篮子,

"我刚才在山上转悠,发现不少野菜,还有野鸡蛋,中午咱改善改善伙食。

"林兴昌喝了口水,指着地里的石头:"得先把石头捡出去,再翻土。可这土太硬了,

得找头牛来耕。""牛?"柳如云摇头,"村里张猎户家倒是有头牛,可金贵着呢,

听说上次有人想借,他说牛比他儿子还重要。""那也得去试试。

"林兴昌把锄头往地上一插,"我身上还有块玉佩,是我妈留给我的,看看能不能换头牛。

"柳如云急了:"那是传家宝!怎么能换牛?""传家宝能当饭吃?"林兴昌苦笑,

"现在能让咱们活下去的,才是最金贵的。"他找到张猎户家时,老头正坐在门槛上编竹筐。

张猎户六十来岁,背有点驼,眼睛却很亮,

上下打量着林兴昌:"你就是老王头说的那个流民?找我啥事?"林兴昌把玉佩掏出来,

双手递过去:"张叔,我想借您家的牛用用,这玉佩您看看......"张猎户接过玉佩,

对着太阳照了照,眼睛一下子直了:"这是......和田玉?"他摸了摸玉佩上的纹路,

"你这玉佩可不便宜,换头牛太亏了。这样吧,牛你拿去用,玉佩我先替你收着,

等你以后日子好过了,再赎回去。"林兴昌又惊又喜:"张叔,您真是好人!谢谢您!

""谢啥,"张猎户摆摆手,"看你救老王头那股劲,就知道是实在人。记住,

这牛得好生伺候,晚上喂点精饲料,别让它累着。"有了牛,开荒的速度快多了。

林兴昌牵着牛在前面耕,柳如云跟在后面捡石头,林晚照和林小川则负责拔草。

太阳毒辣辣地晒着,一家人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沾满了泥点子。"爸,

歇会儿吧,我快中暑了。"林小川瘫在树荫下,有气无力地说。

林晚照递给他一片大叶子:"扇扇风,我刚才在那边发现了野葡萄,酸酸甜甜的,你尝尝。

"她从兜里掏出几颗紫莹莹的葡萄,塞给弟弟。柳如云看着远处的山林,突然说:"晚照,

你不是懂草药吗?山上说不定有能卖钱的草药,等把地弄完了,你去看看?

"林晚照眼睛一亮:"对呀!我昨天看见好几株蒲公英,还有马齿苋,这些都是能入药的。

等晒干了,说不定能卖到县城的药铺去。"林兴昌擦了把汗,心里有了主意:"以后分工,

我和你妈种地,晚照去山上采草药,小川......你就负责放牛、捡柴火,怎么样?

""好!"孩子们齐声应道。傍晚收工回家,林晚照提着半篮子野菜和草药回来,

林小川则捡了满满一捆柴火,还拎着两只肥硕的野兔。"小川,你这兔子哪来的?

"柳如云又惊又喜。"是张爷爷教我下的套子!"林小川得意地说,"他说这叫'活套',

兔子踩进去就跑不了。"张猎户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笑着说:"这小子机灵,一点就透。

我看你们家晚饭没啥荤腥,这兔子就给你们添道菜。

"林兴昌赶紧把张猎户往屋里请:"张叔,快进来,今晚咱喝兔肉汤!

"柳如云手脚麻利地收拾兔子,林兴昌去烧水,晚照则把草药摊在地上晾晒。袅袅炊烟升起,

破屋里第一次飘出肉香,混着草药的清香,竟有了几分家的味道。第三章 薄田长出金疙瘩,

海竿钓起致富路半个月后,三亩薄田总算整理出来了。林兴昌看着翻松的土地,

心里却犯了愁——他们只有老王头给的那点糙米,根本不够当种子。"这可咋整?

"柳如云看着空荡荡的米缸,眉头紧锁,"总不能种空气吧?"林兴昌蹲在田埂上,

盯着地里的杂草发呆。突然,他眼睛一亮:"有了!咱可以种红薯!""红薯?

"柳如云一脸茫然,"那玩意儿能当粮食?""当然能!"林兴昌兴奋地说,"红薯耐旱,

产量高,埋在土里就能活。我昨天去镇上换盐,看见有人卖红薯苗,咱去买几捆回来!

"可买红薯苗需要钱,家里的钱早就花光了。林晚照把晒干的草药包好:"爸,

我去县城药铺问问,说不定能卖些钱。"第二天一早,林晚照揣着几个窝窝头,

背着草药往县城赶。从青岩村到县城有二十多里路,她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

县城药铺的王掌柜戴着老花镜,翻来覆去地看着草药:"你这草药晒得还行,

就是品种太普通,值不了几个钱。"林晚照急了:"掌柜的,您再看看,

这蒲公英是全株晒干的,马齿苋也没老梗,都是好东西。

"王掌柜打量着她:"小姑娘懂行啊?这样吧,这些草药我给你二十文钱,

以后要是能采到好货,比如金银花、柴胡啥的,我给你高价。"二十文钱虽然不多,

但够买两捆红薯苗了。林晚照揣着钱,小心翼翼地买了红薯苗,又买了点盐和针线,

才往回赶。回到家时,天都黑了,她累得脚都磨出了水泡,却兴奋地把钱递给柳如云:"妈,

卖钱了!能买红薯苗了!"种红薯是个技术活。林兴昌按照记忆里的方法,把土地拢成垄,

再把红薯苗斜插进去,浇足了水。柳如云担心地问:"这样真能活?""放心吧,

"林兴昌拍着胸脯,"红薯皮实着呢,过几天就能扎根发芽。"果然,过了一周,

红薯苗就抽出了新叶,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喜人。林兴昌又在田边种了些南瓜和豆角,

搭起架子,看着生机勃勃的菜园,心里踏实多了。林晚照的草药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

她跟着张猎户进山,认识了不少新草药。张猎户常年打猎,知道哪里有好药材,

还教她辨认毒草:"这叫'断肠草',长得跟金银花有点像,但叶子不一样,千万别采错了,

采错了能要人命。"有一次,林晚照在山崖边发现了几株野生人参,小心翼翼地挖出来,

用苔藓包好。王掌柜看到人参时,眼睛都直了:"好家伙!这野山参最少有十年了!

我给你五两银子,怎么样?"五两银子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普通人家过半年了。

林晚照拿着银子跑回家,把钱袋往桌上一倒,白花花的银子滚出来,

晃得柳如云眼睛都花了:"我的乖乖,这......这是真的?""当然是真的!

"林晚照得意地说,"这叫野山参,是大补的药材。以后我再多找些,咱家就有钱了!

"有了钱,柳如云买了只老母鸡,还添置了些农具。林兴昌看着家里渐渐像样,

心里却还有个念头——他想念现代的钓鱼竿了。青岩村靠海,海边鱼多,

可村民们只会用渔网捕鱼,或者在退潮时捡些小鱼虾。林兴昌琢磨着:要是能做个鱼竿,

钓些大鱼,既能改善伙食,又能卖钱。他找到张猎户,要了根结实的竹子,

又把家里的麻线搓成一股,用烧红的铁丝弯了个鱼钩,再找了些鸡肠子当鱼饵,

简易鱼竿就做好了。第一次去海边钓鱼时,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热闹。

一个叫狗剩的小伙子嗤笑道:"林大哥,你这破竹竿能钓到鱼?别是来海边晒太阳的吧?

"林兴昌不理他,选了个背风的地方,挂上鱼饵,甩竿把鱼钩扔进海里。没过多久,

鱼线突然往下一沉,他赶紧提竿,"哗啦"一声,一条尺把长的鲈鱼被钓了上来,

在沙滩上蹦跶着。"好家伙!真钓到了!"村民们都惊呼起来。狗剩看得眼睛都直了,

凑过来说:"林大哥,你这本事真神!教教我呗?"林兴昌笑着说:"不难,选好地方,

看准鱼线动静就行。"那天他钓了五条鲈鱼,两条大的卖给镇上的饭馆,小的带回家炖了汤。

鱼汤奶白鲜香,一家人吃得眉开眼笑。林小川啃着鱼骨头说:"爸,你太厉害了!

以后天天钓鱼给我们吃吧!"从那以后,林兴昌每天干完农活就去海边钓鱼。

他的钓鱼技术越来越高,钓上来的鱼也越来越大,有一次还钓上一条三斤多重的石斑鱼,

卖给县城酒楼,赚了二两银子。柳如云看着丈夫每天乐呵呵地去钓鱼,

笑着说:"你这哪是钓鱼,简直是钓银子呢!"林兴昌得意地说:"这叫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咱有这手艺,还怕饿肚子?"他看着海边退潮后露出的滩涂,突然有了新想法,

"如云,你看这滩涂这么大,能不能围起来养点虾蟹?"柳如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滩涂上海星、小螃蟹爬得到处都是:"能行吗?我听村里老人说,海水涨潮会把东西都卷走。

""咱可以修堤坝啊!"林兴昌兴奋地说,"用石头和泥土把滩涂围起来,

留个缺口让海水进出,里面养上虾苗蟹苗,等长大了就能卖钱了!

"这个想法让全家人都兴奋起来。林晚照说:"我可以去镇上问问有没有卖虾苗的,

张爷爷认识海边的渔民,说不定能问到门路。"林小川也嚷嚷着:"我要帮忙搬石头!

我力气大!"说干就干。林兴昌带着全家去滩涂考察,选了块地势稍高的地方。

他又找到老王头,说了自己的想法。老王头起初不赞成:"以前也有人试过,

结果一场台风全毁了,白忙活一场。""我有办法!"林兴昌胸有成竹,"我会修防波堤,

用石头垒三层,再填上沙土,台风来了也不怕。再说,就算失败了,咱也没啥损失,

就当锻炼了。"老王头被他说动了:"行,你要是真能弄成,也算给村里找了条活路。

我让村里的壮劳力都来帮你!"消息传开,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林兴昌异想天开,

有人说他肯定能成。狗剩第一个报名:"林大哥,我来帮你!你教我钓鱼,我帮你搬石头!

"很快,滩涂上热闹起来。男人们搬石头、垒堤坝,女人们送水、做饭,

孩子们则捡些贝壳、小石子帮忙填充缝隙。林兴昌指挥着大家干活,

把现代修堤坝的方法用上,先铺一层粗沙,再垒石头,最后用泥土夯实。

柳如云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笑着对林兴昌说:"你这是要带领全村致富啊!

"林兴昌擦了把汗,望着忙碌的村民们,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他想起刚穿越时的惶恐不安,再看看现在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希望。他知道,

这只是个开始,他们全家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一定能闯出一片天。第四章 草药铺成黄金路,

玻璃烧出致富门虾塘的堤坝修了一个月才完工。看着蜿蜒的堤坝把滩涂围起来,

像一条长龙卧在海边,林兴昌心里美滋滋的。他托张猎户从海边渔民那里买了些虾苗和蟹苗,

小心翼翼地放进塘里。"以后每天要观察水质,还要定期投喂饲料。

"林兴昌给帮忙的村民们分工,"狗剩,你负责每天巡逻堤坝,看看有没有漏洞;二柱子,

你水性好,负责观察虾苗的生长情况......"村民们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养殖方法,

都觉得新鲜,干活也格外卖力。狗剩拍着胸脯说:"林大哥放心,我保证看好堤坝,

一只螃蟹都跑不了!"这边虾塘刚安顿好,林晚照的草药生意又有了新突破。

她在深山里发现了一片野生天麻,这可是名贵药材。王掌柜看到天麻时,

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晚照丫头,你可真是福星!这天麻我给你二十两银子,

以后有好货都给我留着!"二十两银子到手,柳如云赶紧买了些布料和棉花,

给全家做了新衣服。林小川穿上新布衣,在院子里转着圈:"太好了!我终于有新衣服穿了!

"林兴昌拿着银子,又买了些稻种和菜苗,把家里的三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红薯藤爬满了田垄,南瓜花开得金灿灿的,豆角挂满了架子,一派丰收的景象。这天,

老王头叼着旱烟袋来串门,看着林家院子里晾晒的草药和满仓的粮食,羡慕地说:"老林,

你家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不像我家那小子,天天就知道喝酒,地里的草比庄稼都高。

"林兴昌给老王头倒了碗野菊花茶:"村长,您别愁。等咱虾塘里的虾蟹长大了,卖了钱,

我教村里人种红薯、搞养殖,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老王头猛吸了口烟:"我就佩服你这股劲!对了,昨天县里药铺的刘掌柜来村里了,

说想跟晚照丫头长期收草药,还想让她去县城坐堂问诊呢。"林晚照正在分拣草药,

闻言抬起头:"坐堂问诊?我......我能行吗?""咋不行?"林兴昌鼓励道,

"你在现代就喜欢研究中医,跟着你姥姥学了不少本事,现在正好派上用场。去县城坐堂,

既能赚钱,又能帮人看病,是好事!"柳如云却有点担心:"县城不比村里,人心复杂,

晚照一个小姑娘家,去了会不会受欺负?""我陪她去!"林兴昌说,

"正好我去县城看看行情,找找别的赚钱门路。"过了几天,林兴昌带着林晚照去了县城。

药铺的刘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戴着金丝眼镜,看着文质彬彬的。

他让林晚照给一个咳嗽的老太太诊脉,晚照沉着地把完脉,又看了看舌苔,

说:"老太太是风寒入肺,我开个方子,三副药就能好。"刘掌柜看着她开的方子,

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用药精准。晚照丫头,你要是愿意来我药铺坐堂,

我每月给你五两银子工钱,卖草药的钱另算,怎么样?"这待遇在当时算是很高了。

林晚照看向林兴昌,见父亲点头,便答应下来:"谢谢刘掌柜,我愿意来。"从药铺出来,

林兴昌带着晚照在县城转悠,想找找别的商机。他们路过一家琉璃铺,

看见里面摆着些粗糙的琉璃珠子,价格却贵得吓人。"爸,这琉璃就是玻璃吧?

"林晚照指着珠子说,"咱们现代到处都是,这里居然卖这么贵。

"林兴昌心里一动:"对啊!玻璃在现代很普通,但在古代可是稀罕物。

咱们能不能自己烧玻璃?"他以前在工厂上班时,见过玻璃的制作过程,

知道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青岩村海边的沙滩上全是石英砂,石灰石山上也有,

纯碱虽然不好找,但可以用草木灰代替。"这主意好!"林晚照兴奋地说,

"玻璃能做窗户、做杯子,肯定能卖钱!"父子俩说干就干,回到村里就开始试验。

林兴昌找了些耐火的石头垒成简易窑炉,林晚照则去山上收集草木灰,林小川负责捡柴火。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医生宋如烟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类似的小说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教授家的小可爱小说阅读
  • 宋医生真香了
  • 宋含烟许思思关系揭秘
  • 宋医生咽清茶
  • 学校疯狂的事我们集体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