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烬中的侧写师

余烬中的侧写师

作者: 半截时钟

悬疑惊悚连载

《余烬中的侧写师》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半截时钟”的创作能可以将陆琛林晓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余烬中的侧写师》内容介绍:新作品出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希望大家能够喜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2025-08-01 10:36:49
---图书馆的寂静被尖锐的警笛声撕裂。

林晓站在警戒线外,目光穿透攒动的人头,精准地钉在古籍陈列区中央玻璃柜的裂缝上。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的霉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腥——像铁锈混着廉价蜂蜜。

她吸了吸鼻子,指尖无意识地在校服口袋里摩挲着那块冰凉的铜质怀表,表壳上深刻的划痕硌着指腹。

“让开!

都让开!

现场保护不懂吗?”

一个穿着藏蓝警服的高个青年拨开人群,肩章上的银色西角星徽在惨白灯光下晃眼。

他眉骨锋利,眼神带着初出茅庐的锐气,正是刚调来刑侦支队的陆琛。

他大步走向被撬开的玻璃柜,身后跟着满脸惶恐的图书馆馆长。

“陆警官,这可都是孤本啊!

《淮扬水道考》的明刻本,市博物馆预展的……”馆长声音发颤,指着空荡荡的绒布衬垫。

陆琛蹲下身,戴好手套,指尖拂过玻璃裂痕边缘。

突然,他动作一顿。

在柜角阴影里,躺着一只拇指大小的东西。

他小心地用镊子夹起——那是一只蜡塑的纸鹤,通体乳白,唯有翅尖凝着一点暗红,像干涸的血珠。

“这什么玩意儿?”

馆长凑过来,“学生折的垃圾?”

陆琛没回答。

他将纸鹤举到眼前。

蜡质半透明,翅翼纹理清晰得诡异,尾羽甚至精心捏出了卷曲的弧度。

那点暗红在灯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冷光。

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攫住了他,仿佛在哪里见过这种近乎病态的精细…记忆碎片翻涌,却抓不住线头。

“不是垃圾。”

一个清冷的声音插进来。

林晓不知何时己钻过警戒线,站在陆琛身侧。

她个子不高,校服松垮,漆黑的眼珠却像淬了冰的玻璃。

“是签名。”

陆琛皱眉:“无关人员出去!”

林晓的视线越过他,锁住角落一个瑟缩的身影——穿着灰色保洁服的中年女人,正死死攥着拖把杆,指节发白。

“王阿姨,”林晓的声音不高,却像锥子刺破空气,“您右手袖口的蓝色结晶,是硫酸铜吧?

沾水会变成漂亮的孔雀蓝,伪造古籍霉斑的经典材料。”

王阿姨猛地一抖,拖把“哐当”倒地。

“古籍根本没丢。”

林晓走向玻璃柜,指尖悬空划过柜内绒布,“这里,压痕深度和面积完全不对。

真品《淮扬水道考》是绵纸,比这轻得多。

你放的仿品,重量超标了。”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陆琛手中的纸鹤,“至于这个……是提示,也是嘲讽。

翅尖的‘红点’,是死者左胸第三根肋骨间隙的位置——如果这真是一桩命案现场的话。

凶手在说,他随时可以杀人。”

整个图书馆死寂一片。

馆长张着嘴,陆琛捏着纸鹤的镊子悬在半空。

王阿姨发出一声短促的呜咽,瘫软在地。

陆琛盯着林晓,少女的脸在顶灯下苍白得近乎透明,眼神却锐利得像手术刀。

“你怎么知道这些?”

他声音低沉。

林晓垂下眼睫,长睫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

“书看得多而己。”

她转身,校服衣角掠过警戒线,留下身后一片惊愕的真空。

---陆琛将证物袋封好,那只蜡塑纸鹤静静躺在里面,翅尖的暗红刺目。

他烦躁地扯开警服最上方的扣子,办公室里弥漫着劣质咖啡和灰尘的味道。

电脑屏幕上,剧院案的现场照片血腥而混乱:舞台中央,一名年轻女演员呈献祭姿态仰躺,胸口插着一柄道具短剑,周围洒满未燃尽的乐谱碎片。

技术科刚发来报告,确认乐谱是肖邦的《葬礼进行曲》。

“琛哥,校园案报告。”

实习警员小李探头进来,“那保洁员全撂了,受人指使搞这么一出闹剧,就为吓唬馆长。

至于那纸鹤…她说不清楚,只说丢垃圾时捡的。”

闹剧?

陆琛盯着屏幕上的剧院案现场照。

同样的仪式感,同样的…符号。

他猛地拉开最底层抽屉,抽出一份边缘卷曲的档案袋。

牛皮纸封面上印着褪色的案号:**0917**。

他深吸一口气,解开缠绕的棉线。

档案扉页,一张现场照片跃入眼帘——废弃的码头仓库,满地狼藉,大片深褐色的污渍浸透了水泥地。

照片一角,一个模糊的白色物体半掩在油污里。

陆琛的心跳陡然漏了一拍。

他抓起放大镜,屏息凑近。

虽然像素粗糙,但那物体扭曲的轮廓,分明是一只被踩扁的蜡塑纸鹤!

翅尖位置,一点深色污迹晕染开。

五年前。

师父林正风失踪案。

最后定位就在那个码头。

警方赶到时,只有打斗痕迹和大量血迹,DNA检测确认属于林正风。

现场唯一的“异物”,就是这只被鉴定为“无关垃圾”的蜡塑纸鹤。

结案报告冷冰冰地写着:**疑似殉职,现场无他杀证据,永久封存。

**陆琛的手指抚过档案袋侧面的封条。

一道鲜红的印章赫然盖在发黄的纸面上——“**永久封存**”。

猩红的印泥像未干的血。

他目光下移,瞳孔骤然收缩。

就在那刺目的红印边缘,几点极其细微的灰白色粉末粘附着,在陈旧纸张上显得格格不入。

他用指尖轻轻蹭了一下,粉末沾上皮肤。

滑石粉。

警局档案室专用,防潮防粘。

有人动过这份档案。

就在最近。

---林晓蜷在卧室飘窗上,窗外城市灯火流泻,映不亮她眼底的深潭。

掌心摊开着那块老旧的怀表,表盖内侧,一行细若蚊足的手刻小字在月光下泛着微光:**L & X 永恒**。

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停留在表盘边缘一道深刻的凹痕上。

记忆的碎片像淬毒的玻璃渣,猛然扎进脑海——浓稠的黑暗,刺耳的金属刮擦声。

父亲粗重的喘息喷在耳边,带着浓重的血腥气。

“晓晓…别怕…” 他滚烫的手掌包裹着她的小手,将这块怀表塞进她手心。

“收好…它会…保护你…” 有什么冰冷坚硬的东西擦过她的脸颊,留下火辣辣的痛。

是父亲警徽的边缘?

还是…子弹的尾焰?

混乱中,她似乎看到一点白色从父亲染血的指缝掉落,像一片被碾碎的月光。

她猛地攥紧怀表,金属棱角深深硌进掌心。

痛感将她拉回现实。

书桌上摊着借来的《刑侦化学分析》,翻在“金属氧化显色反应”一章。

她抽出一张便签,飞快写下几行字:蜡塑熔点低(50℃),易留操作痕迹。

翅尖“血迹”非血——反光过强,疑含金属氧化物(铁?

)。

剧院案乐谱灰烬残留钾盐(助燃剂),非自然燃烧。

关联点:仪式感,符号化,挑衅。

她将便签折成方块,塞进一本《哥特建筑史》的封皮夹层。

窗外,一只夜鸟掠过霓虹,发出短促的啼鸣。

林晓靠在冰冷的玻璃上,闭上眼。

空气里,仿佛又萦绕着图书馆里那股挥之不去的、铁锈混着蜂蜜的甜腥味。

纸鹤…不该有锈味。

---档案室的铁门在身后沉重合拢,发出闷响。

走廊顶灯接触不良,滋啦闪烁,在陆琛紧绷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指尖残留的滑石粉触感冰凉黏腻,像蛇的鳞片。

他摊开手掌,那点微不足道的灰白粉末此刻重若千钧。

有人在他之前翻开了师父的棺材——那尘封的、盖着“永久封存”红印的案卷。

师父林正风的脸在记忆中从未模糊。

最后那个暴雨夜,码头仓库的无线电通话断断续续,电流噪音里裹着师父嘶哑的吼声:“…证据链…黑船…保护…” 接着是刺耳的忙音,永恒的忙音。

赶到现场时,只有满地黑红的血泊,被雨水冲成狰狞的脉络,蜿蜒爬进阴沟。

那只被踩进污泥的蜡塑纸鹤,像一句无声的谶语。

而现在,一只几乎相同的纸鹤,出现在一桩拙劣的校园伪造案现场。

巧合?

陆琛胃里像塞了块冰。

他摸出手机,屏幕冷光照亮他紧锁的眉头。

拨号,等待音漫长地折磨着耳膜。

“周队,”电话接通,陆琛声音压得极低,喉头发紧,“0917的卷宗…近期有谁调阅过?”

听筒那边沉默了几秒,周正惯常沉稳的声音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永久封存的案子,谁敢动?

你问这个干什么?”

陆琛的视线落在指尖的滑石粉上。

“我…”他刚要开口,一阵突兀的疾风猛地撞开走廊尽头的窗户,哐当巨响!

狂风卷着冰冷的雨腥气灌入,瞬间扑灭了顶灯。

黑暗如墨汁般当头浇下。

就在这骤然的漆黑死寂中,陆琛的手机屏幕幽幽亮起。

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像毒蛇的信子,无声无息地钻进眼底:纸鹤归巢,锈迹难消。

下一个,该轮到谁?

屏幕的冷光,映亮了他骤然收缩的瞳孔。

窗外,暴雨如注,狠狠冲刷着这座城市,仿佛要洗去所有深埋于时光淤泥下的血色痕迹。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香软桃花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