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记

听雪记

作者: 旖澜听雨

言情小说连载

长篇古代言情《听雪记男女主角谢雪臣沈霜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旖澜听雨”所主要讲述的是:小说《听雪记》的主要角色是沈霜,谢雪这是一本古代言情,架空,先虐后甜,古代小由新晋作家“旖澜听雨”倾力打故事情节扣人心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360179章更新日期为2025-08-02 02:46:57。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听雪记

2025-08-02 05:58:27

姑苏城的初雪,是天地间最温柔的絮语,无声无息,却足以让整个世界屏息。当沈霜推开那扇被岁月摩挲得温润的雕花木窗时,一片玲珑剔透的六棱冰晶,恰好栖落在她微凉的睫羽之上。她下意识地轻颤,那点沁骨的凉意倏然化开,凝成一滴细小水珠,沿着清瘦的脸颊滑落,最终消失在素色衣领深处,了无痕迹,仿佛只是晨光里一个稍纵即逝的梦影。

“下雪了。”她低语,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窗外簌簌飘落的精灵。呼出的气息在清冽的晨空中氤氲成一团朦胧的白雾,旋即消散。庭院里,她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小小药圃,已被一层匀净的薄雪温柔覆盖。那些她视若珍宝的药苗——刚抽嫩芽的薄荷,蜷缩着越冬的紫苏,还有几株耐寒的当归幼苗,此刻都像戴上了一顶顶洁白蓬松的绒帽,在银装素裹中安然沉睡。沈霜紧了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边缘已微微磨损的青色棉袄,拿起一把小巧的药铲,步履轻盈地踏入这片静谧的雪白世界。雪粉沾湿了她的裙裾,寒意透过薄薄的鞋底渗入脚心,她却浑然不觉。只蹲下身,动作极轻缓地拂开一小片积雪,露出底下深褐色的泥土和一点倔强的嫩绿。纤细的手指冻得微红,却异常稳定而灵巧地探入冰冷的土中,仔细感受着根系的脉动,如同抚慰一个沉睡婴孩般专注而怜惜。

“霜儿,雪天寒重,莫要在院子里耽搁太久。”一声带着压抑咳喘的关切呼唤从屋内传来,是父亲沈砚。

“知道了,爹。”沈霜扬声应道,目光依旧流连在药圃之中。这些草木,是她与父亲在这清寒人世相依为命的根基,是她心中不灭的微光。沈家医馆隐在姑苏城东一条寻常巷陌深处,前堂不过几张旧木桌椅,顶天立地的药柜散发着混合的草木辛香,后院便是父女俩的栖身之所,这一方小小的天井药圃,便是沈霜的天地。她的医术,尤其是那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功夫和对药材配伍近乎天赋的敏锐,使得这间不起眼的医馆在坊间悄然传名。

急促而带着惊恐的敲门声骤然响起,惊飞了檐下几只觅食的麻雀。沈霜快步开门,门外是街口卖豆腐的李大娘,满面惶急,鬓角散乱的发丝被雪水打湿。“沈姑娘,不好了!快去城西看看吧!好几个人,突然就倒了!发着高烧,浑身滚烫,嘴唇和指甲都发紫!吐得昏天黑地,手脚还抽筋……大伙儿都吓坏了,都说怕是‘寒邪’又来了!跟十年前那场要命的寒疫一个样儿!”李大娘的声音带着哭腔。

“寒疫?”沈霜心头猛地一沉,“可有腹泻?抽搐是全身还是局部?身上可有红疹斑点?”她一连串问出关键症状,脑中已飞速掠过医书上的记载。

“有!王家那小子吐得胆汁都呕出来了,手脚抽得像风中的柳条!身上……倒没见红点,就是那紫得吓人!城西都乱了套了!”

沈霜不再多问,转身疾步回屋:“爹,城西恐有寒疫爆发,症状凶险,我去看看!”内室门帘掀起,沈砚扶着门框走了出来,身形清瘦,面色带着久病的苍白。他拿起一件厚实的深灰色毛毡斗篷,仔细披在女儿肩头,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青瓷瓶塞进她手中。“千万当心。这避瘟丹,含一粒在舌下再近病患。莫逞强,若有不对,立刻回来!”声音低沉,满是关切忧虑。

“爹放心。”沈霜用力点头,将药瓶贴身收好,迅速背起半旧的藤编药箱,跟着李大娘匆匆踏入了漫天飞雪之中。青石板路积雪已能没过脚踝,踩上去咯吱作响。寒风卷着雪片扑面,沈霜裹紧斗篷,步履坚定迅疾。心中盘算着应对寒疫的药材:麻黄、桂枝、香薷、藿香、黄芩、黄连……医馆库存是否充足?

转过街角,通往城西的主街却被一队盔甲鲜明、手持长戟的官兵如铜墙铁壁般挡住。“闲杂人等速速回避!钦差大人驾到!”为首侍卫厉声喝道,声若洪钟。人群被驱至两旁。沈霜与李大娘退至屋檐下。只见一顶装饰繁复云纹的紫呢官轿在风雪中由八名轿夫稳稳抬来,前后簇拥着数十名骑马的侍卫,肃杀之气冲散了雪日宁静。轿帘被一只戴着墨玉扳指的手微微掀起一角。沈霜目光不经意掠过缝隙,只瞥见轿内端坐一位身着深紫色云雁补服官袍的年轻男子,侧脸轮廓分明,下颌线条紧绷,透着一股与江南烟雨格格不入的疏离冷峻。

“这是京城哪位贵人?”沈霜低声问李大娘。

“哎哟,听说是皇上派下来的钦差大臣!姓谢,名讳谢雪臣?刚进城没两天呢,排场可真大!”李大娘敬畏道。

沈霜默然颔首,忧心如焚。正待寻隙绕道,却听轿中传出一个清越而威严的声音:

“停轿。”

轿夫稳稳停下。帘子被侍卫恭敬掀开。

钦差大臣谢雪臣躬身步出官轿。他身形颀长挺拔,立于风雪之中,如孤峰劲松。紫色官袍衬得肤色愈白,眉如墨画,眼若寒星,俊美近乎凌厉。目光如冷电扫过人群,最终定格在背着药箱、神情焦急却强自镇定的沈霜身上。

“这位姑娘行色匆匆,面带忧急,所为何事?”声音平静无波,目光落在药箱上。

沈霜依礼福身:“回大人话,民女沈霜,乃城中行医之人。适才听闻城西突发急症,疑似寒疫,情势危急,故急于前往救治。”语速清晰,雪光映在清丽脸上,更添沉静。

“寒疫?”谢雪臣剑眉一蹙,眸中精光一闪,立刻转向身旁魁梧侍卫,“长青,速去知府衙门传本官令谕:即刻调集全城医者药工前往城西待命!开启官仓,备足麻黄、桂枝、香薷、藿香、黄芩、黄连等物!另备石灰、艾草清瘴防疫!封锁疫区,严防扩散!不得有误!”

“遵命!”侍卫长青抱拳领命,翻身上马,踏雪而去。

谢雪臣重新看向沈霜:“本官谢雪臣,奉皇命巡视江南。姑娘既通医术,且心系病患,可愿与本官同往城西?或许,能助姑娘一臂之力。”

沈霜微怔:“大人,疫病凶险,传染极强,您千金之躯……”

“无妨。”谢雪臣打断她,语气不容置喙,“本官幼承庭训,于医理一道略知一二。况且,”他目光扫过风雪,落在沈霜单薄身影上,“雪路难行,姑娘孤身前往,本官亦难心安。”最后一句,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缓和。 话已至此,沈霜无法再拒:“民女遵命,谢大人体恤。”她低头,小心翼翼地登上了那顶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紫呢官轿。

轿厢内铺设锦垫,燃着暖炉,驱散寒意。清冽悠远的沉水香气息,混合着一丝清苦药香与上等徽墨的松烟味道,营造出清雅孤高的氛围。狭小空间里,两人相对而坐。沈霜垂眸端坐,双手交叠膝上,指尖微蜷。她能清晰感受到对面那道沉静锐利的目光,如同无形的探针逡巡,仿佛要剥开她清冷外表下的所有隐秘。

“沈姑娘,”谢雪臣的声音打破沉默,“未知姑娘贵姓芳名?”

“回大人,民女姓沈,单名一个‘霜’字。”她依旧垂着眼帘。

“沈霜……”谢雪臣低声重复,字音在唇齿间流转,“霜雪相伴,倒是应了今日之景。”目光在她低垂的眼睫上停留片刻。

沈霜心头微动,沉默不语。只觉得这位年轻钦差的心思深不可测。车轮碾过积雪,单调作响。轿内一时只余炭火微响与两人清浅呼吸。

城西的景象触目惊心。低矮破败的棚户区被愁云惨雾笼罩。哭声、呻吟声、呕吐声、慌乱的叫喊声刺破雪幕。空气中弥漫着酸腐与疾病特有的甜腥。十几个窝棚里躺着病人,症状相似:面色潮红或青紫,高热烫手,畏寒蜷缩,唇甲深紫,剧烈呕吐抽搐。绝望弥漫在空气中。

沈霜立刻抛开杂念,投入救治。她迅速检查患者,诊脉观舌。“脉浮紧数,舌苔白腻微黄,高热无汗,恶寒战栗,呕吐抽搐,肤紫唇绀……”她一边快速诊断,一边对紧随其后的谢雪臣清晰说道,“确是寒疫无疑!邪气壅盛,直中三阴!需急用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开泄腠理!辅以黄芩、黄连、连翘清热解毒!藿香、佩兰化湿和中!” 谢雪臣冷静观察,沉稳开口:“此症虽呈寒疫之象,然呕吐剧烈,抽搐频发,舌苔见黄腻,此乃内有湿热郁蒸,外束风寒之候。若单用辛温重剂发汗,犹抱薪救火,恐助热伤津,耗散正气,引邪深入。当以柴胡、芍药疏利肝胆,解其郁结;配合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导湿热下行。表里双解,方为稳妥。”这番见解引经据典,切中要害,周围几位被召来的老医者暗暗点头。

沈霜豁然抬头,眼中掠过惊讶:“大人深通医理?”

“家父曾任太医院院使,本官自幼耳濡目染,略知皮毛。”谢雪臣语气淡然,目光紧锁沈霜的脸。

果然!沈霜心中警铃微作,面上极力维持平静,眼神瞬间冷了一分:“大人所言极是,洞察入微。然江南之地,水泽丰沛,民众多湿重脾虚之体。柴胡虽为良药,但其性偏燥升散,若于病初便大量用之,恐更伤脾土,耗损中气,反致湿浊难化,缠绵难愈。不若先用香薷饮加味,辛温解表,芳香化湿,兼以和中。待表邪稍解,热势略退,再议清里疏利。此乃因地制宜,顾护正气之道。”她言辞清晰,引证确凿,毫不退缩。

两人各执一词,针锋相对,言之有据。周围众人目瞪口呆。风雪似乎更大,卷起雪沫扑打人脸。谢雪臣凝视着沈霜那双清澈坚定的眼眸,那里没有畏惧,只有对医术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片刻沉寂后,他紧抿的唇角竟牵起一个极淡、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

“姑娘思虑周全,深谙水土之异,是本官……虑事不周了。”他缓缓开口,语气透出一丝几不可闻的欣赏,“便依姑娘之见,先用香薷饮加味解表化湿。然内蕴湿热亦不可轻忽,可在方中加入少量淡竹叶、通草,取其清利而不伤正之效,如何?”

沈霜微怔,随即点头:“大人所增甚妙,淡竹叶清心除烦,通草利水导热,轻清灵动,正合时宜。”她心中亦暗暗诧异。

一场医术交锋,以融合告终。药炉升腾白气,苦涩清香弥漫。令人意外的是,这融合了两人智慧的方子效果出奇。不到半日,轻症患者高热渐退,恶寒减轻,呕吐缓解。希望的曙光穿透绝望阴霾。

暮色四合,雪势渐小。忙碌了一整日的沈霜,疲惫中带着欣慰,蹲在药棚角落整理药箱。

一道修长身影在她面前投下阴影。沈霜抬头,正对上谢雪臣深邃眼眸。

“沈姑娘今日妙手仁心,医术精湛,临危不惧,本官……深感钦佩。”声音在雪夜中低沉清晰。

沈霜起身,屈膝行礼:“大人过誉。医者本分,悬壶济世而已。民女微末伎俩,承袭家学,得父亲教诲罢了。”刻意强调“家学”。

“哦?”谢雪臣眉梢微挑,目光如炬,“令尊沈砚先生,本官略有耳闻。只是……”他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姑娘今日所用香薷饮之配伍,其中藿香与佩兰同用之剂量比例及煎煮法,本官只在昔年宫廷珍藏的《温疫秘要》中见过记载。此法精妙,倍增化湿辟秽之效,然早已失传于民间。不知姑娘……从何得知?”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寒风卷着残雪呜咽。

沈霜整理药箱的手几不可察地一僵,指尖冰凉。面上却未显露分毫,动作略顿,从容合上箱盖。

“天下医理,本出同源。药材相生相克,配伍之道,存乎一心。或许偶合前人经验,或依病症揣摩误撞。宫廷秘方之说,民女实不敢当,从未听闻。”她抬起眼,目光清亮平静地迎向谢雪臣审视的眼神,“天色已晚,家父抱恙在身,恐忧心挂念。民女告退,大人也请保重贵体。”

她再次福身,动作流畅疏离,背起药箱,决然走入细密雪幕之中。青灰斗篷融入苍茫暮色,只留下一串迅速被新雪覆盖的足迹。

谢雪臣负手而立,望着那倔强孤清的背影消失在风雪尽头,深邃眼眸中翻涌着复杂情绪。疑惑、探究、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还有更深沉难言的东西。

“长青。”他低声唤道。

魁梧侍卫如影子般无声出现:“大人。”

“去查。”谢雪臣声音冷冽如冰,“彻查沈霜身世背景,尤其是……她与十五年前,太医院院判沈墨通敌叛国、畏罪自尽一案,究竟有何关联。我要知道沈砚的真实来历,以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熬药的炉火,“她那一身精妙医术,尤其涉及宫廷秘方之处,到底从何而来。”

“是!属下即刻去办!”长青领命消失。

雪花无声飘落,覆盖城西的泥泞哀伤,也悄然掩埋时光深处尘封的秘密。姑苏城的第一场雪,带来的不仅是严寒,更揭开了命运齿轮转动的第一道缝隙。沈霜与谢雪臣,霜雪为名,如宿命纠缠,他们的故事,方才落下了初雪般寂静而沉重的第一笔。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医生宋如烟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类似的小说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教授家的小可爱小说阅读
  • 宋医生真香了
  • 宋含烟许思思关系揭秘
  • 宋医生咽清茶
  • 学校疯狂的事我们集体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