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大哥又吐血了!"
刺耳的哭声瞬间把林晓月从昏沉中拖了出来。
她猛地睁开眼,入目是破旧的土墙和漏风的窗棂。屋里弥漫着浓重的中药味和血腥味,五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围在床边,最小的才三岁,正哇哇大哭。
"这是哪里?"林晓月扶着发晕的脑袋坐起身,记忆像潮水般涌来。
她本是2024年的医学研究生,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了1975年,成了刚刚因公殉职的军官张建国的妻子。而眼前这五个孩子,就是张建国的孩子,现在都成了她的拖油瓶。
"二娘,大哥真的要死了吗?"老二张强军只有十岁,但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眼中满是恐惧。
林晓月来不及细想,快步走到床边。老大张卫国十二岁,此刻正捂着胸口,嘴角还挂着血丝,脸色惨白如纸。
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得吓人。凭借医学知识,她判断这孩子应该是肺炎加上营养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真的可能有生命危险。
"强军,你去烧热水!"林晓月立刻吩咐道,"小花,你看着弟弟妹妹,别让他们哭了。"
八岁的张小花怯生生地点头,抱起最小的妹妹张小丽。
林晓月在屋里翻箱倒柜,总算找到了一些中药材和几张粮票。她心里有数了,这个家已经山穷水尽,连基本的药材都买不起。
"大哥,你忍着点,我给你煎药。"
正在这时,院门被人猛地踢开,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传了进来:"哎呀呀,这不是咱们的张家二嫂吗?听说你男人死了,你还真打算在这里守寡啊?"
来人是隔壁的刘婶,身后跟着好几个邻居妇女,一个个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张建国死了也就算了,好歹还留下点抚恤金。可你一个外来户,凭什么占着这个房子?"刘婶双手叉腰,满脸嫌弃。
"就是,你又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娘,还不赶紧收拾东西滚蛋?"
"听说军区要收回房子了,你一个寡妇带着五个拖油瓶,还能去哪儿?"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在孩子们心上,最小的张小丽哭得更凶了。
林晓月的火气瞬间上来了。原主或许软弱可欺,但她可不是!
"我男人为国捐躯,我凭什么要滚?"她冷冷地看着刘婶,"这房子是分配给张建国的,现在我就是这个家的当家的,轮得到您来指手画脚?"
"呦呦呦,还挺横!"刘婶不屑地撇撇嘴,"你以为你是谁啊?一个乡下来的丫头片子,要不是张建国可怜你,你能进城?现在人死了,你就是个没根的浮萍!"
"我告诉你,隔壁王寡妇早就相中这房子了,人家可是老城里的,比你有资格多了!"
这话一出,孩子们的脸色更白了。老大张卫国挣扎着要坐起来,却又被一阵剧烈咳嗽打断。
林晓月看着病床上的孩子,心里涌起一阵心疼。她深吸一口气,决定先稳住这些人。
"各位婶子,我男人的后事还没办完,孩子们还在生病,您这样咄咄逼人,是不是太过分了?"
"过分?"刘婶冷笑,"我这是为了这些孩子好!你一个外来户,能给他们什么前途?还不如送到孤儿院,至少还能吃饱饭!"
"就是,你看看这老大,都快饿死了!跟着你有什么好?"
围观的邻居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话里话外都是让林晓月赶紧离开的意思。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几个穿着军装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剑眉星目,气质不凡。
"这是怎么回事?"男人的声音低沉有力,瞬间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刘婶看到军装,立刻怂了大半:"长官,我们就是来看看张家的情况..."
"沈同志!"林晓月认出了来人,心里顿时有了底气。
这是沈修远,张建国生前的战友,也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按照原主的记忆,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冷漠,但为人正直,是张建国最信任的兄弟。
沈修远冷冷地扫了一眼在场的人,目光最后落在林晓月身上。她此时脸色苍白,但眼神坚定,完全没有他印象中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媳妇模样。
"建国的抚恤金和房子的事,组织上已经有安排了。"沈修远淡淡地说道,"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置。"
刘婶脸色一变:"长官,我们没有..."
"都散了吧。"沈修远不想听她废话,挥挥手示意众人离开。
等人都走了,沈修远才走到床边,看着病重的张卫国,眉头皱得更紧了。
"孩子这样多久了?"
"三天了。"林晓月如实回答,"我正准备给他煎药。"
沈修远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她:"这是建国的抚恤金,一共八百块钱。另外,组织上决定让你们继续住在这里,房租免费。"
八百块钱!在1975年,这可是一笔巨款!林晓月接过信封,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谢谢沈同志。"
"不用谢我,这是你们应得的。"沈修远看了看屋里的情况,"你一个人带五个孩子,确实不容易。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
说完,他转身要走,却被林晓月叫住了。
"沈同志,能麻烦您一件事吗?"
沈修远回头看她。
"能帮我找个医生吗?卫国的病不能再拖了。"
沈修远看着她清澈的眼神,心里莫名一动。这个女人和他印象中完全不一样,她的眼里有着他从未见过的坚定和智慧。
"我马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