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走进高三七班教室时,像一粒灰尘飘入喧嚣的风暴中心。没人抬头,没人招呼。
他的座位在最后一排靠窗的角落,阳光斜斜地打在上面,却驱不散那无形的阴霾。桌子上,
几道用刀片刻下的“废物”、“哑巴”字迹,如同丑陋的伤疤,
无声地宣告着他的位置——班级食物链的最底端。成绩单发下来,
他的名字稳稳占据着倒数第三的位置。物理38分,数学42分,英语勉强及格。
班主任老张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他时,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麻木,连批评都显得多余。
只有前排的学霸李薇,偶尔回头看他一眼,眼神里有不易察觉的同情,但也仅此而已。课间,
是林默最难熬的时光。以陈峰为首的“风云人物”们,总能轻易找到捉弄他的乐子。今天,
是“不小心”把林默的作业本碰掉,踩上几个脚印;明天,是模仿他走路时微微含胸的样子,
引来哄堂大笑;后天,则是在他打饭时故意插队,将他手里廉价的饭盒撞翻在地。“哟,
林‘默默’无闻,饭也默默无闻地喂地了?”陈峰抱着胳膊,笑得肆无忌惮。
油腻的饭菜泼溅在林默洗得发白的校服裤脚和那双开了胶的旧球鞋上,
滚烫的温度透过布料灼烧着皮肤,更灼烧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自尊。周围的同学或窃笑,
或漠然旁观,没人说话。林默蹲下去,默默地捡起饭盒,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
他没有抬头,没有争辩,只是用袖子擦了擦溅到脸上的菜汤,然后低着头,像只受惊的鸵鸟,
快步走向水房。冷水冲刷着手上的污渍,也冲刷着眼眶里拼命忍住的酸涩。镜子里,
是一张苍白、瘦削、写满疲惫和麻木的脸,眼神黯淡无光,像蒙尘的玻璃珠。他厌恶这张脸,
厌恶这个懦弱的自己,却又无力改变。放学铃声响起,林默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他需要等所有人都走了,才敢背上那个磨破了边的旧书包。回家的路要穿过一条昏暗的小巷,
陈峰和他的“兄弟们”有时会在这里“守株待兔”,抢走他口袋里仅有的几块零花钱,
或者把他的书包扔进旁边的垃圾桶。今天运气“好”,巷子空无一人。他松了口气,
脚步却依然沉重。推开吱呀作响的家门,一股浓重的中药味扑面而来。昏暗的灯光下,
母亲王秀兰蜷缩在破旧的沙发上,脸色蜡黄,不住地咳嗽。父亲林建国三年前在工地出事,
瘫痪在床,微薄的赔偿金早已耗尽。这个家,
全靠母亲拖着病体打零工和亲戚偶尔的接济在支撑。“默默回来了?”母亲的声音沙哑虚弱,
“饭在锅里热着……咳咳……”“妈,你快躺着。”林默放下书包,熟练地倒水,拿药。
他看着母亲枯槁的手和父亲在里间床上毫无生气的侧影,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
闷得喘不过气。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从脚底蔓延至头顶,几乎要将他吞噬。他的人生,
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尽头:高考落榜,早早打工,重复着父辈的辛劳,
在这个破败的泥潭里挣扎沉沦,永无天日。**第二章:裂缝中的微光**第二天物理课,
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一个月后,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初赛开始报名,学校有五个推荐名额,
如果能进入复赛甚至决赛,对高考自主招生有极大帮助。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李薇眼睛发亮,陈峰也难得地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物理是林默唯一不算太差的科目,
但也仅仅是“不算太差”,距离竞赛水平,隔着天堑。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仿佛这个消息与他无关。课代表在发报名表。林默低着头,假装在看书。一张纸却飘飘悠悠,
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桌角。“喂,林默,你的!”发报名的同学喊了一声,
语气带着点戏谑。显然,他是故意扔过来的,想看林默窘迫的样子。哄笑声又起。
林默看着那张洁白的报名表,像看着一块烧红的烙铁。他几乎要把它揉成一团扔掉。
但就在手指触碰到纸面的瞬间,他脑海里闪过母亲咳得撕心裂肺的样子,
闪过父亲空洞的眼神,闪过陈峰踩在他饭盒上得意的脸,
子里自己那麻木绝望的眼神……一股从未有过的、混杂着不甘、愤怒和一丝微弱渴望的情绪,
猛地冲上头顶。像黑暗的囚室里,突然透进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光。这点光,
不足以照亮整个房间,却足以刺痛他习惯了黑暗的眼睛。“我……我报名。”声音很轻,
带着颤抖,却清晰地穿透了教室的嘈杂。哄笑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陈峰夸张地掏了掏耳朵:“啥?林默你说啥?你要报名物理竞赛?我没听错吧?
你物理考几分来着?”物理老师也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林默同学,竞赛题目难度很高,
远超高考……”“老师,我想试试。”林默抬起头,
第一次在众人聚焦的目光下没有立刻躲闪。他的脸涨得通红,手心全是汗,
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胸膛,但眼神里,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亮光在燃烧。他知道这很可笑,
很自不量力,但他就是想抓住这根稻草!哪怕只是徒劳的挣扎,他也想证明一次,
他不是一块可以随意践踏的泥!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哄笑。
陈峰笑得直拍桌子:“行!有志气!林‘破天荒’要逆袭了!大家鼓掌啊!
”稀稀拉拉的掌声伴随着刺耳的嘲笑。李薇担忧地看着他,欲言又止。物理老师皱了皱眉,
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报名表填好交给我。不过林默,你要有心理准备。”言下之意,
重在参与,别抱希望。林默攥紧了那张报名表,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薄薄的一张纸,
此刻却重若千钧。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踏上了一条注定充满荆棘和嘲讽的路。
但他别无选择。**第三章:燃烧的孤灯**从那天起,林默的世界彻底变了样。
他不再是那个沉默的、可以被随意忽略的背景板。他成了班级里一个行走的笑话,
一个不自量力的代名词。“竞赛哥”、“破天荒”成了他的新外号。
陈峰一伙人变本加厉地嘲讽他,故意在他看书时大声喧哗,
把他刚整理好的笔记“不小心”碰乱。但林默仿佛屏蔽了这一切。他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
开始疯狂地运转。天还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昏黄的楼道声控灯下,
借着微弱的光背诵英语单词和古文。上学路上,耳机里不再是流行音乐,
而是物理公式的讲解录音。课间十分钟,别人在打闹闲聊,他埋头在堆成小山的习题册里,
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与时间赛跑。最艰难的是夜晚。
家里只有一盏15瓦的白炽灯,光线昏暗。为了不影响父母休息,他搬了个小凳子,
蜷缩在狭小的厨房门口,借着那点微弱的光亮学习。厨房的墙壁上,
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定理和错题分析。夏夜闷热,蚊虫叮咬;冬夜寒冷,
手指冻得僵硬发红。母亲的咳嗽声、父亲的翻身声,如同背景音,时刻提醒着他肩上的重担。
物理竞赛的题目像一座座险峻的高峰。他基础太差,很多概念模糊不清,解题思路如同乱麻。
第一次做竞赛模拟卷,他只得了可怜的22分,连题目都读不懂。
巨大的挫败感几乎将他击垮。他狠狠地将试卷揉成一团,眼泪无声地滑落,
砸在破旧的练习本上,晕开一片墨迹。“放弃吧……你做不到的……”内心有个声音在低语。
他颓然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疲惫和绝望如潮水般涌来。就在这时,
厨房里传来母亲压抑的咳嗽声,一声接一声,咳得撕心裂肺。林默的心猛地一揪。
他抹了一把脸,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慢慢展开那张皱巴巴的试卷。
**第四章:暗夜里的搏杀**林默开始了他笨拙而决绝的攀登。他厚着脸皮,
成了物理办公室的“钉子户”。课间、午休、放学后,只要物理老师老赵在,
他必定准时出现。起初,老赵对这个突然“开窍”的差生也持怀疑态度,
解答问题也带着敷衍。但林默的执着和那双眼睛里燃烧的火焰,渐渐打动了他。“老师,
这个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联合应用的临界条件,我总搞不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