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灯光在雨夜显得格外昏黄。俞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手中的放大镜放下。窗外,
雨点敲打着玻璃,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轻叩门。
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凌晨一点十五分。又熬到了这个时间。"最后一遍检查,然后收工。
"俞明自言自语道,声音在空荡的工作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面前的工作台上,
摆放着一只清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盘,经过他两周的精心修复,
几乎看不出曾经碎裂成十七块的痕迹。这是市博物馆的委托,明天就要交付了。
俞明用棉签蘸取少量酒精,轻轻擦拭着盘沿最后一道几乎不可见的接缝。就在这时,
工作室的门铃突兀地响了起来。俞明的手一抖,棉签在瓷盘上划出一道细微的痕迹。
他皱起眉头,抬头望向门口。这个时间,会是谁?门铃又响了一次,比前一次更加急促。
俞明放下工具,走向门口,透过猫眼看到一个全身黑衣的高瘦男子站在门外,
雨水顺着他的黑伞边缘滴落,在门前形成一小片水洼。"请问有什么事?"俞明隔着门问道,
声音里带着警惕。"俞明先生?"门外男子的声音低沉而克制,"我是周文渊。
关于一件古董修复的委托,很紧急。"俞明犹豫了一下。深夜来访的客户并不常见,
但在这个行业,奇怪的委托和更奇怪的委托人他都见过不少。最终,
专业好奇心战胜了警惕心,他打开了门。周文渊看起来四十出头,面容瘦削,眼睛深陷,
给人一种长期失眠的印象。他穿着一丝不苟的黑色西装,
左手提着一个看起来相当沉重的黑色皮箱。"抱歉这么晚打扰,"周文渊微微颔首,
雨水从他的伞沿滑落,"但我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这座城市,而这件事不能等。
"俞明侧身让他进来:"请进吧,不过我得说,我的收费标准在非工作时间会提高50%。
"钱不是问题。"周文渊简短地回答,迈步进入工作室。他径直走向工作台,
将皮箱小心地放在空处,然后从内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俞明。名片很简单,
只有"周文渊"三个字和一个电话号码,没有任何公司或职务信息。俞明接过名片,
感觉纸质异常厚重:"周先生想修复什么?"周文渊没有立即回答,
而是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双白手套戴上,然后才打开皮箱。箱内是厚厚的黑色绒布,
中央凹陷处放着一面铜镜。俞明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作为专业古董修复师,
他一眼就看出这面铜镜年代久远,可能是明末清初的物件。铜镜直径约八寸,
背面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花纹,中央有两个古朴的篆字,但被铜锈覆盖难以辨认。
镜面布满蛛网般的裂纹,却诡异地没有一片碎片脱落。"我想请你修复这面镜子。
"周文渊说,声音里有一丝俞明无法解读的情绪。俞明戴上自己的手套,小心地拿起铜镜。
铜镜比他预想的要重,触感冰凉,即使在室内温度下也像是刚从冰窖中取出。
他将镜面转向灯光,惊讶地发现尽管布满裂纹,
镜面依然能清晰地反射出他的面容——只那张脸被无数裂痕分割,看起来支离破碎。
"这镜子..."俞明皱眉,"有些特别。""家传之物,"周文渊说,
"据说有近四百年历史。"俞明翻到背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两个篆字。经过仔细辨认,
他认出了那两个字:"照...魂?"周文渊的表情微微变化:"你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
"字面意思是是'映照灵魂',"俞明放下放大镜,"在古代,有些铜镜被认为有特殊能力,
能照见人的魂魄或预示未来。当然,这些都是迷信。
"周文渊的嘴角扯出一个不自然的微笑:"也许吧。你能修复它吗?
"俞明再次检查铜镜的状况况:"技术上可行,但需要时间。
这种程度的破损通常需要至少三到四周..."一周。"周文渊打断他,
"我最多只能给你一周时间。"这不可能,"俞明摇头,
"光是清理铜锈和稳定裂纹就需要..."五万,"周文渊说,"预付两万,
完成后付剩余三万。如果提前完成,每提前一天加五千。"俞明瞪大了眼睛。
这个价格是他平时收费的五倍有余。"为什么这么急?”俞明忍不住问。
周文渊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家族祭祀要用。下周日是先祖忌日,
镜子必须在仪式前修复完毕。"俞明犹豫了。价格确实诱人,
但铜镜给他一种说不清的不安感。而且一周时间确实太紧。
"我需要先做个详细检查才能确定是否..."十万。"周文渊突然说,"现金,不报税。
"俞明的心跳加快了。十万足够他支付工作室半年的租金,还能更新一批急需的设备。
"...成交。"最终他伸出手。周文渊没有与他握手,只是点了点头:"明天上午十点,
会有人送定金来。一周后的这个时间我来取镜子。"他顿了顿,"有一个条件——修复期间,
镜子不能离开这个工作室,也不能让其他人看到或接触。""这不合规矩,"俞明皱眉,
"重要文物修复通常需要...""这是私人藏品,不是文物。"周文渊的语气变得强硬,
"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个条件,我现在就离开。"俞明看了看铜镜,
又看了看周文渊坚决的表情,最终点头:"好吧,我同意。
"周文渊似乎松了一口气:"很好。还有一件事..."他犹豫了一下,
"如果你在修复过程中...看到或听到什么不寻常的东西,请立刻联系我。
"他指了指那张名片。俞明觉得这话听起来有些荒谬:"什么叫做'不寻常的东西'?
"周文渊没有直接回答:"镜子很古老,有时候...古老的东西会带着一些记忆。
"他转身走向门口,"一周后见,俞先生。"门关上后,俞明站在原地,
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他摇摇头,将这归咎于深夜的疲惫和雨天湿冷的空气。回到工作台前,
他再次拿起铜镜,这次更加仔细地检查起来。在强光下,
他发现镜面裂纹中似乎有某种暗红色的物质。俞明用棉签轻轻擦拭,红色物质没有脱落,
反而像是渗入了铜质内部。更奇怪的是,当他转动镜子时,
那些裂纹似乎会短暂地形成某种图案,但当他定睛看时又消失了。
"有意思..."俞明喃喃自语,拿出相机开始从各个角度拍照记录。当他拍到第三张时,
相机屏幕突然闪烁,然后完全黑屏了。"怎么回事?"俞明检查相机,电池显示满格,
但就是无法开机。他换了一块备用电池,依然无效。无奈之下,他只好改用手机继续拍摄。
奇怪的是,手机拍下的照片中,铜镜看起来完全正常,没有显示出任何裂纹或红色痕迹。
俞明皱起眉头,决定暂时放下这个谜团。他将铜镜放入工作室的保险柜,设定好警报系统,
然后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就在他关灯准备离开时,
似乎听到工作室深处传来一声轻微的"叮",像是金属碰撞的声音。他猛地转身,
打开所有灯,仔细检查了一遍工作室,但什么也没发现。
"太累了..."俞明揉了揉太阳穴,锁门离开。那天晚上,俞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他站在一个古代庭院里,月光惨白地照在青石板上。
一位身着明代服饰的年轻女子背对着他站在一口古井边,长发如瀑。
女子手中似乎拿着什么东西,在月光下微微反光。就在俞明想走近看时,
女子突然转身——她的脸被长发遮住,只露出一只充满绝望的眼睛。她张开嘴,
似乎要说什么,但发出的却是一声凄厉的尖叫。然后她纵身跳入了古井。俞明惊醒了,
浑身冷汗。窗外,雨依然下着,时钟显示凌晨四点十八分。他试图回忆梦中的细节,
但女子的面容已经模糊,只有那种绝望的感觉清晰地留在心头。第二天上午,
果然有人送来了一个信封,里面是两万元现金和一张简短的纸条:"按时完成"。
俞明将现金锁进保险箱,然后开始准备修复工作。他首先查阅了关于"照魂镜"的历史资料。
令他惊讶的是,确实有几处古籍提到过类似名称的铜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传说这种镜子不仅能照见人的外表,还能映照灵魂的本质。
明代一本名为《异器志》的书中记载:"照魂镜,能现人本相,善者愈善,恶者愈恶。
镜裂则魂散,慎之。"俞明摇摇头,合上资料书。这些不过是古人的迷信罢了。
他更感兴趣的是铜镜的制作工艺和纹饰风格,这些能帮助他确定确切年代和可能的产地。
回到工作室,他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开始第一步工作:清理铜镜背面的铜锈。
他使用特制的溶液和极细的钢刷,小心翼翼地去除几个世纪积累的氧化物。
随着铜锈逐渐被清除,背面的纹饰越来越清晰。除了中央的"照魂"二字,
周围还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间杂着一些细小的符号。俞明认出其中几个是道教符文,
通常用于驱邪避灾。"有趣的设计,"俞明自言自语,
"驱邪符文和'照魂'功能似乎有些矛盾。"就在他专注于清理一个特别顽固的铜锈斑点时,
工作室的温度似乎突然下降了几度。俞明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手不由得一抖,
钢刷在铜镜上划出一道新的痕迹。"该死!"俞明懊恼地检查损伤,幸好很轻微,可以修复。
但当他抬头时,
注意到工作室的窗户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水雾——这在七月的天气里极不寻常。更奇怪的是,
水雾上似乎有几个字正在形成,就像有人用手指在上面写字一样。俞明屏住呼吸,
看着那些歪歪扭勾的笔画逐渐成形:"救...我..."俞明猛地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