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中旬,大雪。曾有一本书讲过,冬天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余清秋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那时,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星光报社余清秋怀里抱着一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她抬眸望向她的老师,
眸色中满是星光。那时,她内心坚定无比,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张丰是余清秋的老师,也是她加入共产党的见证人。“恭喜,余清秋同志,
组织通过了你的审核。”张丰激动的伸出手,声音充满了喜悦之情,
革命的道路又多了一份力量。余清秋听到申请通过,眼里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回握了老师的手之后松开,声音清脆响亮道:“我余清秋向组织保证,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好,好孩子,不哭,
我相信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张丰看眼前的少女想到了那时他入党也是如她这般激动,他相信,
这是她一生最有价值的选择。余清秋抬头深呼吸一口,询问道:“我能够参加此次的任务吗?
”张丰整理手中的报纸完后,转身到窗前,手里拿着热水捂捂:“不可,你继续潜伏。
”余清秋一听老师让她继续潜伏,她倏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嗓音急促:“我想申请参加此次行动。”“余清秋同志!你的宣誓词你忘了吗!?
”“没有忘记。”“重复一遍。”“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话落,她沉默半刻,
“我知道了,老师。”*古老的潮湿的石板街道上,梦想,往往与贪婪齐飞;野心,
时常共暴力一色,优雅风情的涟漪之下,人生百态,暗流涌动。“余清秋同志,
我知道你想要为组织贡献力量,但此次任务危险,暴露风险过大。”余清秋走出星光报社,
脑子闪烁着老师的话语,垂眸不语,不知什么时候她走到了收容所。往里走去,
一群可爱且活力十足的孩子向她飞奔而来,他们迫不及待的分享今天所学。“余老师,
余老师,今日先生教了我们一首诗。”“余老师,你回来看我们了。”“我们想分享给你听。
”“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脸上洋溢着笑容,开心的围着余清秋打转不停,
还有胆大的小孩,紧紧拥抱住余清秋。余清秋带着一群小孩子到房子里坐着,
静静地听着他们今日所学:“好好,我来检查你们学的怎么样?开始吧!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因为你不知道……”稚嫩声响起,犹如细雨滴落土壤,
嫩芽冲破枷锁见天日。2.三个月后柳树下余清秋坐在石墩上,手上拿着一本书,
静静地看书等待着,直至,少年出现。宁长安一如既往地朝着余清秋跑去,
少年脸上毫不掩饰的笑意抵达眼角,嗓音喜悦道:“余清秋,我回来了。
”余清秋一听见有人喊她,合上书后,起身向声音方向转头,面带微笑:“长安,你回来了。
”“对!清秋。”宁长安将余清秋揽入怀中,脑袋埋进在她的颈窝,
炽热的体温穿过布料慰贴着皮肤。这是他的未婚妻啊。他念念许久的余清秋。
在宁长安的眼里,余清秋好像比以往更还瘦了,他紧紧把她勒在怀里,良久,
余清秋听到男人有些闷沉的声音。“我给你写的信,你可看了?”宁长安松开了余清秋,
脸上有些难过道,他给了清秋写了那么多封,可偏偏清秋回了两三张?心里不由多想,
是不是清秋不喜欢他打扰她学习?脸色越想越烦,但又不能生气,清秋说过,
不喜欢脾气暴躁的人。“看了,我——”对不起,余清秋还未说完,宁长安用手撑起她的脸,
嗓音低沉:“不用说了,清秋。”宁长安也不想听,他怕她说的是他不喜欢听的,
他避开了这个话题。余清秋握着他的手,把他牵到柳树下,温柔地抬眸,仿佛有微风拂面,
带来一丝柔情。一个星期前,她收到了长安的一封信,信件中讲到他下个星期回来,
相见在老地方。“长安,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要半年后才能回来吗?”“想你就回来了,
清秋,你不要听我母亲瞎说,我只有你一个未婚妻。”宁长安一想到他回到家时,
房间突然出现一女子,肯定是母亲允许的,原本有些略微蹙紧的眉头更紧了几分。
“我没有放在心上的,长安。”在余清秋父母双亡的那天,宁母就来找她了,说婚约作废,
宁母给了她一大笔钱,她拒绝了,也不管宁母的辱骂。余清秋伸手抚摸着长安的眉眼,
希望他少点忧愁。“不要为我担心,我没事的,长安。”余清秋微柔道。
她不想眼前的少年为她伤心,她一直都知道长安很好…“清秋,你不生气吗?
”宁长安心里有一丝委屈,清秋怎么不生气?都有别人来抢他了,
清秋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啊!?余清秋与他的眼睛平视且认真的说,“生气。”是生气的,
但她不能让长安为难。见眼前的少年心思越想越偏,下一秒,余清秋伸手摸摸他头发,
宁长安也很配合的弯起身子,把脑袋朝着余清秋手心蹭了蹭,心底的不安不由少了几分。
“那你可要好好抓紧我,我不会把你弄丢的。”宁长安语气坚定,
望着清秋的眼睛一字一字地说。“好,那我可要牢牢抓紧你。”余清秋边说边攥紧他的手,
两人十指相扣,相视一笑。宁长安带着清秋去餐馆吃完饭后,随着清秋回到了她住的房子,
周围的环境十分简陋,小巷里更是脏乱差,越往里走,宁长安的脸色更是难看。
余清秋是拒绝宁长安送回来的,但宁长安不听她讲,无论说什么也要看清秋住的地方怎样。
家门口余清秋再次拒绝了宁长安请求,他对余清秋说:“能不能进去喝杯热水再走。
”清秋说:“不了,下次再请你,这么晚了,谢谢你送我回来。”宁长安听清秋的话,
他不动,长身鹤立的站在那,等清秋关上门后,缓慢转身离开。屋子里余清秋点上了灯,
坐在窗前的椅子上,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她再次的拿起右手边上的老书,
那是她父母生前给她最后的一本书。她从小到大就知道她的父母悄悄地给某一地方汇钱。
后来,她才知道她的父母是地下党,最后,因为叛徒而失去了生命。*第二日宁家“长安,
联姻一事你不从也得从!”宁母愤怒嘶吼道。“宁长安,难道你想你的父亲死吗?
”宁母眼睛腥红,地上都是玻璃碎片,场面混乱不堪。“母亲,联姻一事不过是借口罢了!
”宁长安心口似有千斤重,压的喘不过气来。他清楚联姻一事不过是为了父亲的升官发财,
背后的官场交道都是为了自己,当初与余家也是如此。宁长安沉默对视许久,
然后抱歉道:“对不起,母亲,我喜欢的人是清秋,自然要遵守当初的婚约。”话落,
转身离开。第二天晚上,宁长安再一次离开了宁家,回到了军校,他后悔了,
没有跟清秋道别,两人这么匆忙一见,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去了。宁长安托朋友给余清秋送信,
他知晓在这战乱的时代,连一封信也是难以收到收信人手中,思念成了一种习惯,
等待亦也是。等余清秋收到信件的时候,宁长安已到了军校,余清秋打开信件,
犹如宁长安一直在她身旁,不禁眼眶微红,思念达到顶峰。“见字如晤:吾妻清秋,对不起,
没能与你告别。回家中不久,学校来电,召我速回,婚约之事,望清秋谨记。”落款,
宁长安余清秋的记忆仿佛还停留在昨日,她不禁恍了神,但很快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她抬眸眨了眨眼,不允许眼泪掉落,她怕看不清长安写的字。
*3.战争一触即发,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曾是高楼的城市,
只剩下的满目疮痍和毫无生机哀嚎,无数条鲜活的生命被残忍杀害,尸横遍野,血流千里。
“小福,你坚持住!”余清秋声音哽咽道,双手死死按住阿尘腹部的伤口,整个人狼狈不堪,
小脸上沾满污渍,血水,眼里的雾水太多了,她看不清,看不清啊。
血液如同喷泉一样从伤口中涌出,染红了她的双手。“咳咳咳,余老师,
我疼——”小福呼吸急促,艰难地抬起手,“咳咳,余老师——”小福的手无力垂下,
笑容凝固在脸上,成为了永恒的定格,如同风中最后一缕尘埃,无声无息地消失在空中。
“小福!我求求你,求求你,算老师求求你不要死!”余清秋声音哽咽,
紧紧抱住小福的身体,双手颤抖不止,泪水涌出眼眶,小福是她的学生啊,为什么要这样?!
为什么要这么残忍?!为什么要有战争啊!?余清秋还沉浸在痛苦中,回忆拉回上一秒。
在所有人以为是轰炸结束后,他们的脸上很快充满喜悦,都在庆幸能在战争中活下来。
下一秒,爆炸声震耳欲聋,烈火浓烟冲天而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刺鼻的味道,
现场大乱,惊慌失措的人们犹如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乱喊乱叫,哭声震天。
余清秋耳鸣嗡嗡作响,久久不见停下。她的耳朵刺痛,鲜血缓缓从耳朵里流出,
眼神空洞无光,仿佛还停留在回忆,炸弹投落的位置正是她们的避难所,
一次的轰炸还能扛得住,但多次的呢…这时,一人脚步踉跄地跑来。张丰脚步慌乱,
在人群中四处张望,远处,余清秋眼神涣散,泪水绝堤,
但他的生命已经不允许他考虑其他了,他还有任务要完成。
张丰跌跌撞撞地扯走余清秋来到废屋躲起来,脸色难看,语气迅速紧张,“余清秋同志,
听着,把这个交给组织,三天后,子衿餐馆有人街头。”余清秋接着老师给的东西,
嘶哑迷茫道:“老师,我看不清了,看不清了。”看不清她的学生小福,看不清她走的路,
看不清现今.........张丰忍着疼痛给她擦泪,道,“孩子,听着,
你手上这个东西是日军要摧毁我国的计划,接头暗号是……”余清秋强压着哭声,
喉咙哽得生疼,胸腔像是被一只大手紧紧箍住,痛得不能呼吸,眼睛被雾水挡住。
她狠狠地一眨眼,泪水翻滚而出,她立即用手背擦去,哽咽道:“老师,我知道,
我会完成的。”余清秋无助地挣扎说:“老师,我带你去看医生,我求求你了,老师!
”张丰生硬地嘴角扯了一弧度,说:“清秋,没有用了,清秋,
记住千万不能让它落入日本人手中。”张丰交代完之后踉跄地往后倒地,
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眼睛失去了光彩,如同流星划过天空,短暂而美丽。良久,
生离死别的哀愁涌入心头,余清秋双手把脸捂住,泪水从指缝里向外流涌流。她没有老师了。
她的老师牺牲了。张丰为革命牺牲,年仅四十二岁,原名张阿金。战争之下,
没有一个人是能全身而退的。——嘀嘀,嘀嘀嘀4.转眼又过了三月,
窗前的树繁茂生长。余清秋敲打电台发消息出去,战后的破损,劳民伤财,修复重建,
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仿佛忘了不久前刚经历的战火。余清秋停下了手中的笔,拿起纸来,
一字一句地看:余清秋同志,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无法控制,也无法看清楚地环境里,
谁也不知道,历史会朝哪个方向走。唯有坚信心中信仰,尽管道路艰长,方向正确,
终会抵达。任务成功,参加此次任务的三百一十七名同志没有白白牺牲……余清秋同志,
组织这次有一个任务需要你完成……——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打乱了余清秋思绪,
整理一番情绪之后,把纸放在蜡烛上,等它燃烧完全后。余清秋起身开门,
朝着门口喊道:“来了。”打开门发现是一封信件,张望了四周许久,
没见是谁把它放在这里,蹲下拿起信件,上面写着这里的地址。余清秋关上门后,来到屋内,
坐到椅子上,缓缓拆开信件,——清秋,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此信,日军杀我同胞,
夺我国土,心如刀绞。我恳求上级前往前线上阵杀敌,此战不知生死,
也不知吾妻清秋是否收到,心知书信很慢,途中更是意外,怕还没来得及送到清秋手里,
信已丢失。吾妻清秋,假如我不能从战场上回来,请清秋不要为我难过,自古,
男儿沙场百战死,但我不怕死,因为我要守护国家才能护住你。吾妻清秋,
我有许多话与你要说,可写信时不知从何落笔,思念太深了,清秋。吾妻清秋,
请允许我自私一回,如果我死了,请不要忘记我。落款,长安留。忽然刮起了风,
吹落了余清秋手中的信,哗哗在地打转,收到信的时候已过去了三个月。
她的心口泛起一阵一阵尖锐的刺痛,痛苦难受到极致又无可发泄。
不知何时余清秋来到书桌前,拿起笔来,一字一句,身子也不由轻微颤抖。——长安吾夫。
战乱已平息,一切安好。吾夫参军,之幸,报国忠君,男儿所为。长安,天气转好,
我又继续以往的生活。我一直记得,君在参军前问我,清秋,国已大乱,身为国人,
怎能独善其身?君曾答应我,参军要照顾好自己,但我一直知晓君参军心意已决,默默支持,
怕君担忧,也不忍君伤心,可总会忍不住忧君思君,我知君护国,君知我心意,战乱残忍,
望君平安。余清秋假装没有看到那封信,按照以往的方式回了一封信,然后,
正常的回归到生活中,她赌他不会那么轻易死。信已写好,折叠起来,收到信封中,
把信件送出去,那是寄托,更是一种慰藉。“余姑娘,眼眶咋这么红?
”小伙子从余清秋手中接过信来,扫了一眼,怎么是送往这个地方?眉眼一皱,
脸色十分抱歉哈:“不好意思,余姑娘啊,这信恐怕难以送寄出,”话语停顿了一会儿,
看了一眼余清秋,解释道:“是这样子,你送的这地方正在打仗,地方混乱,
难以送到收信人手中,”见余清秋沉默了半会儿,一时之间小伙不知该如何是好?小伙知道,
信件是一封家书,更是一封平安,国人讲究写信有始有终,你来我往,信在寄,人安好。
既然在寄,就有人在回。小伙见眼前姑娘心事重重,猜知收信人恐怕凶多吉少,
忐忑询问道:“姑娘,可是还要寄?”“麻烦你了,寄过去,会有人收。”不管没有有收到,
都要寄到,余清秋对着小伙说。会有人收的,会有人看到的。如果有人见到这封信,
他们当中一定会有人遇到长安。如果遇到请帮忙转告他,余清秋一直在等宁长安。
*5.六月中旬清晨电话亭处叮铃铃铃铃响十几秒后,再次挂断,很快,三秒左右,
铃声再次响起。“喂,你好,你打错电话了。”电话另一头沙沙作响,不知讲些什么。“对,
是的,你打错了。”余清秋再次回答,挂完电话后,眼神打量了周围环境一眼,很快,
打开门离开。一碗馄饨余清秋坐在凳子上,朝老板方向喊道:“师傅,一碗馄饨,不要香菜。
”“好嘞,小姑娘坐着等会儿。”老伯动作麻溜,很快,捞起一大勺馄饨下锅。
整个人面带微笑,抓起肩膀上的毛巾擦汗,被水汽笼罩,风一吹空中夹含着淡淡地烟火味。
一小勺猪油,小勺盐,一小勺味精,一勺骨汤,几分钟后,捞起馄饨盛在碗里,
再来一点葱花点缀,这样的一碗馄饨便好了。“给,姑娘,你的馄饨好了。”“老伯,
忘了跟你说,我不吃葱。”余清秋抬眸看向老伯,一脸抱歉的说,“老伯,
我可以在麻烦你重做一碗吗?钱我付两碗的。”老伯听了应道点头,不好意思道:“姑娘,
我马上给你换一碗馄饨。”很快,第二碗馄饨做好了,余清秋看了一眼馄饨,
然后在老伯快要转身时喊住他:“馄饨是不是要加醋才更好吃,
你说是不是老伯?”“当然加醋更好吃。但姑娘,没有看到招牌上写着本店没有醋吗?
”老伯正经的回答余清秋,然后,一脸歉意道。“抱歉,是我没看清,错怪老伯了。
”余清秋拿起勺子,然后,在勺子沾汤水时动作一停,“我见老伯的柜下多了瓶醋,
我只需加一点。”老伯下意识心一紧,快速抬眸看了看附近,人来人往,没什么变化,
神色不由紧绷,柜子里面他压根都没打开过,她怎么知道里面有醋?老伯在等,
余清秋也在等,两人沉默片刻,老伯哈笑解释:“瞧,我这记性一点也不好,我这就给你拿。
”老伯拿出醋出来,走到余清秋桌边上,然后坐下,“姑娘,可是余清秋?”“我是余清秋。
老伯,我是这次组织派来参加此次任务的。”老伯听说过余清秋,
他曾在听老张提过他的得意门生余清秋。余清秋接过手中醋,慢慢地一点倒进碗里,
然后用筷子搅拌起来。老伯神色紧绷,见接头人不是老张,心里也猜到了一些事情,
内心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但还是不死心问,“老张怎么没有来?”“老师,死了。
”余清秋话音停顿了半会道,眸色瞬间黯淡,老师是她的引路人,
她现在继续老师未走完的路。老伯手指紧攥捂拳,死死咬牙,良久,
声音瞬间沧桑不少道:“老张死了......”倘若,没有战争,
是不是老张就不会死?老伯思绪意乱如麻,老张的笑容犹如在昨天,历历在目,李胜啊,
等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在痛痛快快地喝个够,李胜同志,你知道吗?即使我们身处泥潭,
命如蝼蚁,但我们心向光明,哪怕是失去了生命,我也愿意。李胜是馄饨老伯的名字。
民国十年,他与张阿金同志怀揣希望加入共产党。——我张阿金(李胜)自愿加入共产党,
遵守党的章程......老伯泪水不禁掉落,嗓音哽咽:“我与老张相识三十多年,
只是没想到老张会比我先离开。”话未落地,人崩溃不已。碗里的馄饨早已坨成一团,
余清秋神色悲凉,话哽在喉咙如刀片般难受,不由低下了头。半晌,李胜深吸一口气,
勉强扯了一个微笑说道:“让余姑娘见笑了,组织这次是有什么任务吗?
”李胜抬手擦过泪水,语气艰涩着,“还是在老地方街头吗?”余清秋言简意赅道:“是的,
兴园公园见。”李胜点头,没有过多的言语起身回到原来的岗位,客人刚好光临,
向老伯点了一馄饨,然后,到一旁的桌子上寻找凳子落坐。余清秋把馄饨吃完后,
给钱离开了。第二日清晨学生朗读声响起,生机且有活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心中的信仰…………”选自——泰戈尔《飞鸟集》余清秋照旧来到学校,
给学生上完课后,收拾课本准备离开。一群孩子叽叽喳喳跑过她身边,耳边欢笑声环绕。
“余老师好!”“余老师再见”余清秋扬起微笑道:“同学们好,再见。”走出学校后,
余清秋叫了一辆黄包车来到了与李胜见面的兴园公园。微风轻轻拂过,硝烟味还在,很轻,
轻的似没有存在过一样,但战后残余依旧在那,它似伤口,伤好疤在,无法恢复如初。
“老伯,组织不久前截获新消息,日军正在研究病毒,可能日军会有巨大动作,
这对我国目前十分不利!”“该死的!狗日,简直不是他娘养的!”狗日儿子的!
他们怎么敢的!李胜一听到病毒研究,怒火冲天,脸上青筋暴起,把双拳捏的咯咯作响,
恨不得灭了这群狗东西。“余清秋同志,你就叫我李伯吧!”“好,李伯。
组织需要我们找到日军实验室地方,据组织得到的消息,就在我们所在的城市。
”余清秋拿着报纸,眼神注视着平静地海面。海里暗潮涌动,厮杀才刚刚开始。
“所以组织需要我们把它毁掉。”李胜伸手摘掉眼镜,拿起一片衣袖,哈了一口气擦道。
“对。”余清秋再一次换了一面报纸看,继续补充道:“还有一人参加这次主要任务,
他叫赵吉祥,是一名记者。等有机会的时候在介绍给你认识。”“可靠吗?
”李胜擦完眼镜后,把它戴鼻梁上,不确定地问。
“赵吉祥同志是上次协助组织完成任务的重要人物。他在上次计划当中当任重要一员。
”余清秋解释道。“可靠就行,见面还是算了。”余清秋点头,这样也好,
组织的根据点少一点人知道就多一份安全,“好。”上次在子衿餐馆与他过见面的场景,
她跟他接头也会比较妥当。余清秋很快拉回思绪,交代完任务之后,两人一前一后离开,
转向不同方向,背影渐渐远去,然后,消失人海中。*五日子衿餐馆“女士,需要点单吗?
”女服务员弯腰问道。余清秋拿起菜单翻阅,然后递给服务员。“一杯咖啡,谢谢。
”“好的。”女服务员退下。叮~来人了。把咖啡放好后,女服务员退下。余清秋靠窗边坐,
拿起一杯茶抿了抿嘴,然后慢慢放下,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余清秋前,打招呼喊道:“余小姐,
好久不见!”“赵记者,好久不见。”余清秋见到赵吉祥站了起来,简单地握手后坐下,
余清秋寒暄几句,“托我给赵太太和小宝问好。”“好的,我替她们谢谢余老师。
还有多谢余老师对小宝的关注。”赵吉祥真诚感谢,赵小宝是他的儿子,
是一个比较孤僻的孩子,很少与外界接触。余清秋真心夸道:“小宝是个听话的孩子。
”“对了,余老师,这次组织可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赵吉祥在收到组织消息后,
来到了子衿餐馆。余清秋环视了周围一圈,没什么异样,继续晃动手里的咖啡,“日军病毒,
你应该听说过吧?”“是的。小道消息打听,日军正在秘密进行病毒研究。
”赵吉祥叹了口气,日本这是要亡我种族啊!“组织任务是找到病毒研究地点,然后摧毁。
”“这——这恐怕有点难,”赵吉祥一听瞬间感到难办,摧毁病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而且日军这个计划是长期性,戒备森严,“我不是怕,只是搞不好病毒计划会提前。
”这也是该考虑的问题,日军病毒计划蓄谋已久。“我们都清楚其中的道理。
”余清秋抬眸对上赵吉祥的视线,若是‘病毒计划’用在国土上,不敢想象国人将会如何?
国家又何去何从?“道理我懂!我甚至可以为失去生命。”赵吉祥嗓音压低,坚硬如铁道。
下一秒,赵吉祥语气稍缓过来,“我最近跟我朋友在打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希望能帮助到组织。”赵吉祥把他朋友告诉他的消息,一一道来,余清秋了解到情况后,
沉默了半刻,点头道:“好。”赵吉祥通过刚才的话题,
终于知道了余清秋为什么被组织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在离别之际,
赵吉祥跟余清秋同志道别。“对了,余老师,日军和其他党派对我共党抓捕越发猖狂,
请多加小心。”赵吉祥起身,小心叮嘱余清秋一句后,转身离开子衿餐馆。“谢谢,赵记者。
”余清秋道别。*6时间流转,物是人非。我们都在为这个时代奔波,生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