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研究农用,怎么转军工了?

不是研究农用,怎么转军工了?

作者: 咫尺相思雨

都市小说连载

咫尺相思雨的《不是研究农怎么转军工了?》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原是有出国背景的科研人由于身份问被下放成了一所大学教后由于知脑的缘科研成就多如牛从科研小白到大完成身份上的华丽转国家也从弱小走向世界之

2025-08-11 12:14:36
沈姝是被冻醒的。

破旧的土坯房里,糊着报纸的墙皮卷了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她猛地坐起身,看着身上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以及床头那本印着“农业大学教授证”的红色小本子,脑子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她不是正在公司赶项目报告吗?

怎么一睁眼就到了这种地方?

零碎的记忆涌进脑海,这具身体也叫沈姝,是早年出国留学的高材生,回国后却因“身份问题”被下放到这所偏远的农业大学当教授。

原主不甘心就此埋没,一门心思要做出成绩改变处境,没日没夜地泡在试验田和资料室,最终累倒在田埂上,再醒来,芯子就换成了21世纪的社畜沈姝。

“沈教授,该去上工了。”

门外传来同事的喊声,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沈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

既来之,则安之,先保住小命再说。

她穿好衣服走出房门,看着眼前贫瘠的土地和村民们手里简陋的农具,突然想起了什么。

她在原主的行李里翻出一本被虫蛀了边角的《东方红拖拉机使用与维修手册》。

那是原主当年从旧书摊淘来的,本想研究农机原理,却没来得及动手。

“我想试着造一台拖拉机,能顶十个人的力气。”

沈姝拦住扛着锄头的村民,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

“拖拉机?

那可是城里大厂才能造的物件,咱们这破地方能行?”

“沈教授怕不是累糊涂了吧,又是齿轮又是传动的,听着就玄乎。”

质疑声像针一样扎过来,沈姝却没退缩。

她摊开纸,凭着手册里的模糊描述和现代机械常识,画出了一张详细的结构图。

当她指着图纸讲解“内燃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变速箱通过齿轮配比控制速度”时,人群里的老钳工王师傅突然皱着眉凑了过来:“你说的这个曲轴连杆,是不是能这么改改?”

王师傅在农机站干了三十年,手里攒着一身修修补补的绝活。

沈姝眼睛一亮,立刻抓住他的手:“对!

您看这里,如果把连杆长度缩短三分之一,配合这个改良后的活塞……”两人一唱一和,原本抽象的理论渐渐有了实体模样。

沈姝用原主扎实的力学基础解释原理,王师傅则凭着经验修正工艺细节,围观的人从最初的怀疑,慢慢变成了好奇。

就在沈姝在图纸上标注出最后一个零件尺寸时,脑海里突然响起机械音:检测到可落地的技术方案,知脑系统激活。

获得初始科研点100点,可兑换基础工业数据。

她心里一震,指尖在纸上顿了顿。

兑换了“金属热处理参数表”后,她立刻把数据递给王师傅:“按这个温度淬火,零件能多扛三成磨损。”

接下来的一个月,废弃的仓库成了临时车间。

沈姝算数据、画图纸,王师傅带着几个年轻钳工抡锤、钻孔,敲敲打打的声响里,一堆零散的铁件渐渐拼出了机器的模样。

这天清晨,当沈姝转动摇把,引擎“突突”地响起时,仓库外瞬间炸开了欢呼。

阳光下,这台浑身带着焊点、却透着一股利落劲儿的拖拉机冒着青烟,前轮稳稳地碾过地面——东方红1号,成了。

拖拉机开下田埂的那一刻,知脑系统再次提示:科研点+500,检测到技术应用价值,解锁“动力机械进阶资料”。

沈姝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岗,摸了摸机器发烫的外壳。

她知道,这台简陋的拖拉机不仅是用来种地的,它更像一把钥匙,能帮她撬开更广阔的天地。

比如,那些需要强劲动力的军用装备——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按进了心底。

路要一步一步走,先让这台“东方红”,在这片土地上开出花来。

东方红1号的轰鸣声,成了农业大学试验田最响亮的背景音。

这台“土造”拖拉机一天能耕完二十亩地,抵得上十几个壮劳力忙活三天。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仅传遍了附近的村镇,连县里的农机站都派人跑来看新鲜。

来人是个戴眼镜的技术员,起初抱着挑错的心思围着机器转了三圈,还拿着卡尺量了又量,末了却拽着沈姝不肯放:“沈教授,您这齿轮咬合设计太绝了!

比厂里出的标准件还省磨损,能不能给我份图纸?”

沈姝没藏私。

她知道,单打独斗成不了事。

借着技术员带来的契机,她用50个科研点兑换了“齿轮精度校准方法”,结合原主学过的流体力学,又优化了变速箱的润滑系统。

改良后的图纸送出去时,知脑系统跳出来提示:技术推广产生效益,科研点+300,解锁“动力系统模块化设计”这下,她手里的牌更硬了。

秋收时,东方红1号配上自制的脱粒装置,硬是在暴雨来临前抢收完了所有小麦。

看着村民们捧着饱满的麦粒红了眼眶,沈姝突然明白,原主拼命想做出成绩,或许不只是为了改变处境,更是藏着一份让这片土地变好的执念。

这天,一辆挂着军用牌照的吉普车停在了学校门口。

下来的人穿着军装,肩上扛着星徽,径首找到了正在给拖拉机做保养的沈姝。

“沈教授,我是军区装备部的李伟。”

来人递过介绍信,目光落在拖拉机的发动机上,“听说您这机器,能在泥地里跑西十迈?”

沈姝心里一动,擦了擦手上的油污:“路况好的话,能更快。”

“我们需要一种能在山地行军的车辆,底盘要稳,动力得足。”

李伟指着远处的山,“您这拖拉机的底盘设计,能不能……能。”

沈姝打断他,声音笃定,“把后轮改成履带式,发动机功率再提两成,爬坡不成问题。”

她转身回屋,很快拿出一张新图纸。

这是她用“动力系统模块化设计”资料,结合越野车原理画的——知脑刚解锁的“军用车辆结构规范”帮了大忙。

图纸上,拖拉机的骨架里,己经隐隐透出装甲车的影子。

李伟越看眉头越舒展,最后“啪”地敬了个礼:“沈教授,军区想请您去帮忙搞研发,您愿意吗?”

沈姝望着试验田里那道拖拉机碾出的辙痕,又看了看图纸上跃然欲出的新机器,笑了。

从田埂到军工厂,这一步,她等了太久。

“我愿意。”

她说着,指尖轻轻敲了敲图纸上的发动机符号,“不过,我需要更好的设备,还有……足够的科研时间。”

李伟朗声笑起来:“没问题!

您要的,我们都给!”

仓库里的东方红1号还在突突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新篇章伴奏。

沈姝知道,属于她的战场,要换地方了。

而那不断增长的科研点和知脑里解锁的军工资料,就是她最硬的底气。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